• 8阅读
  • 0回复

充满酸甜苦辣的改革历程(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04-30

    1988年,苏联出现一部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影片《小薇拉》。这部影片共卖出900部拷贝。它是以青年生活为主题的苏联影片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影片反映一个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女中学生,由于精神空虚、没有理想,家庭内“代沟”严重,互相不理解,而走上堕落道路的故事。
这一年,苏联电影工作者开始把眼光转向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阴暗面,拍摄一批针砭时弊的喜剧片,讽刺片。其中值得一提的一部影片叫做《喷泉》。
    1988年,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继续审查了一批过去拍摄的影片。1967年根据格罗斯曼短篇小说《在别尔吉切夫城》拍摄的影片《女政委》和另一部片名很古怪的影片《阿霞·科里亚齐娜的故事,她曾经爱过但没有出嫁》,20年后终于同观众见了面,引起观众极大兴趣。《女政委》一片还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
    1980年,苏联又出现一部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影片《国际女郎》,这是一部以“外汇妓女”生活为主题的影片。影片说的是,列宁格勒五位年轻女护士不
    甘清贫生活,在业余时间干起妓女生涯,专在外国人身上挣钱。后来她结识了一个瑞典商人,同他给了婚,并到瑞典定居。在异国他乡,这位女护士的物质生活欲望得到了满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并经常受到周围人的白眼.终于导致精神恍惚,在一场车祸中死于非命。
    1989年的新片《区紧急状态》约
    画了一批年轻野心家的肖像,引起热烈反应。影片《先生》和《塔玛应·亚历山大罗芙娜的丈夫与女儿》反映了两代人的命运和“代沟”问题,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1990年,苏联拍了300部故事片,数量不算少,但绝大多数都是平庸之作。几年改革积累下来的问题,在这一年突出暴露出来。无论从社会效益看:还是从经济效益看,苏联电影都不折不扣地跌入了低谷。因此,苏联电影工作者第六次代表大会便提前一年,于1990年夏天召开了。但遗憾的是,这次代表大会只改选了协会的领导班子,着重讨论了协会的新章程,而对电影创作和电影生产存在的各种问题却很少论及。(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