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诚招天下客 信取四方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04-29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4日文章】题:玻璃大王——陈家和(作者陈顺杰)
    陈家和是和兴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经理。在我国,90%商业大厦所用的玻璃是由该公司供应及安装的,因此,人人都称他为“玻璃大王”。
    玻璃大王陈家和与我们印象中的“大王”不同,他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家势。18岁时从马六甲来新加坡的广镜新当学徒,学习怎么割玻璃、磨玻璃,5年后便自立门户,陈家和说:“小时候我家里很穷,自己出来做可以赚大钱。我从小就喜欢阅读成功商人的奋斗史,从小就想当老板,我相信人家做得到的,我也能做到。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即使被玻璃割破也不觉得痛。”陈家和的右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道伤痕,那是以前遭玻璃割伤留下的。由于伤到筋,若要驳接回去,就须多花好几天时间。对于创业不久的陈家和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反正手指仍能活动自如,只是力道较不如前,也就谢绝医生的好意,没有进行有关手术。
    他的牺牲并没有白费,和兴玻璃的生意果然越做越大,最大宗生意一宗可达700万元。在我国,绝大部分商业大厦的玻璃是由该公司供应与安装的。
    目前,该集团的投资额为1000万元,属下有百多名员工。该集团估计,从今年开始每年营业额将可超过3000万元。
    陈家和说:“我19岁就一个人出来打天下,懂得要自己照顾自己,也要认识一些好朋友,因为朋友会给你指点。社会上有好人有坏人,问题在于你怎么去对人。我有三个孩子,我常教他们做人要有信用,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办到。”
    他说:“做我们这一行的信用尤其重要,因为通常工程是合约签署后一年才动工,没有信用别人对你就不会有信心。已经接到的工程即使亏损也要做好,而且要做得更好,这样就能建立你的信誉,如果因为亏损就草率从事,客户就会一个传一个,最终客户将对你失去信心。”就象运动员一样,陈家和相信,每一家计划冲出国界向外扩展的公司首先就必须在国内练好本领。已有20多年营业历史的和兴,目前海外业务已遍布马、泰、中、港、台、澳洲、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
    该公司自1985年起便在中国发展。北京的首都宾馆、科技中心大厦、亮马河大厦、上海的国际贸易大楼、外贸谈判大楼等建筑物的玻璃工程都是它的“杰作”。
    陈家和认为,中国生意比新加坡生意容易做。他说:“在中国做生意,客户先付钱,帐容易收。在新加坡,工程完成后3至4个月才能拿到钱,但是,在那里做生意一定要诚实,比如一家上海公司上当,全上海都会知道。”
    现年51岁的陈家和已开始进行培养接班人的工作,24岁的大儿子陈国仁已经在公司上班,另两个儿子也会在日后加入公司。
    陈国仁最近曾单枪匹马到中东考察。该公司相信会和美国公司联合投标一些波斯湾战后的重建工程。
    陈家和说:“我让儿子打先锋,不让其他职员跟他去是为了让他接受考验。比起我,第二代实在太幸运了,不必花时间‘打地基’,可以一楼一楼的盖上去。因此,不要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太惬意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然而,这名成功的“玻璃大王”坦言并不知道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只知道要顺应潮流,当建筑业蓬勃发展时,玻璃业也一定会有前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