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治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01-30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1月23日新闻分析】题:即将发生的战斗副题:萨达姆。侯赛因推动政治战(记者H·S
    ·格林韦)
    萨达姆·侯赛因1月22日炸毁科威特的油田,又发出了一个誓言。正如伊拉克昨天第三次向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一样,他的誓言几乎没有什么军事价值。但是,他的誓言将会产生很大的政治和心理影响,萨达姆·侯赛因在打军事战争的同时也在打一场政治战争。这位伊拉克领导人在估量了第一个星期的战斗情况后,可能觉得形势的进展还不太坏。
    经过第一次空袭后,他仍然安然无恙,尽管盟国作出了种种努力,他仍然能够象他所保证的那样,向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发射导弹。他迄今还没有给沙特阿拉伯造成任何损失,也没有把特拉维夫变成一个“火葬场”——毫无疑问,选择“火葬场”一词是为了在以色列人中间引起特别残暴的反响。但是,他给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国内本来已很紧张的关系又增添了新的政治因素。他提高了阿拉伯群众的士气,这些阿拉伯人祝他顺利,他也希望他们向自己的领导人施加更大的压力。他把自己看作是拿破仑式的人物,其思想使普通人激情满怀,使统治者胆战心惊。
    正如他所预料的,不结盟国家现在已发出要求停火的呼声,他希望这种呼声传到美国及其盟国。至于他自己是否愿意作出让步,他轻率地拒绝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建议就是一个实例。戈尔巴乔夫建议,只要萨达姆·侯赛因宣布他有意撤军,战争现在就有可能停下来。
    在萨达姆看来,空战将持续到真正的“战斗之母”在地面上开始。在这方面,他的战术同已故越南主席胡志明的战术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他能节俭地使用人力物力,同时杀死足够多的美国人,西方就会产生厌战情绪。越南人所说的“抓住敌人的腰带”,意思是说,如果你能接近敌人,足以和敌人展开人钉人的战斗,那么,美国人有而你没有的火力就能得到弥补。
    即使萨达姆被迫放弃科威特,血染西方和以色列而他自己却安然无恙也会使他成为阿拉伯家喻户晓的英雄,或许他自己就这么认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