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1990:中国对外开放获巨大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12-31

外资纷至效益甚佳
    【《日本经济新闻》12月1日文
    章】1978邓小平首先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已获得了全面的、巨大的成功。
    【日本《国际贸易》周报11月13日报道】最近10多年来,中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其结果是,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合资、合作、100%外资)的总数已超过2.5万家,三资企业的出口额年年增加。今年1至9月份,三资企业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加57.8%,达到50.8亿美元。从全年来看,今年三资企业的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率无疑将达到10%以上,超过去年的9%。
    【香港《南华早报》11月5日文章】外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绝大多数制造和生产性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原因是这些企业的市场大得多。11亿多人口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兴趣的原因所在。
    【香港《明报》11月27日社评】深圳特区,10年来发展速度惊人。一个偏僻的乡村小镇,10年后遍布高楼大厦,工厂马路,发展的速度即使以香港的标准来看,那也十分了不起。
    【美国《商业日报》11月27日文章】由于实行减税和包括广泛的管理自由在内的其它刺激措施,促进了在深圳的投资。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到今年9月底,深圳有3000多家外资企业,总投资额达到66亿美元。
    今年头9个月深圳出口达2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全年13亿美元的目标。
    【《日本工业新闻》报道】上海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发展顺利。据日本贸易振兴会调查,上海市闵行、虹桥,漕河泾等3个开发区今年1至6月的外汇收入总额已达到438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
    【《澳门日报》专访】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指出:中国5个经济特区10年来不断壮大,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经济实力增长位居全国之首。
    以去年来说,汕头特区新签的外商直接投资合约即有285项,比前年增加29%,涉及投资金额1.9809亿美元,比前年增加34%。
    【台湾《民众日报》11月18日报道】开放政策已给海南岛带来活力与冲击。海南岛至1989年底,共批准兴办1136家外资企业,外商协议投资8.8907亿美元,实际投资2.9738亿美元。
    今年以来,前往海南岛的台商逐渐增加,至9月底,台商在海南岛注册的企业有90家,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巴西《环球报》文章】厦门经济特区是1980年建立的,到目前为止已批准867个项目,投资总额为26亿美元。18个国家的401家企业已经开始营业。为了吸引台湾企业家,1988年政府宣布扩大经济特区。两年里,台湾企业家投资300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已完工投产。
    经济特区给当地带来了利益。厦门人的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已达到1800美元。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国际贸易》周报11月20日一期报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新疆。
    目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同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关系。
    对外开放的地区和市、县有25个,开放的边境贸易点有5个。新疆与苏联的贸易量还在逐年增加。向成熟与纵深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8日文章】现在,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演变,中共领导层对于中国的开放格局又有了新的构想:将中国的沿边省区开放与沿海省区开放协调推进,要大力发展沿边多个省区的多方位跨国合作,实现海陆同开,东西互济,南北呼应,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扇面,构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全球性格局。
    不过,中国新的开放格局的龙头将是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开放地区。选择上海及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基地,应当说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成熟及向纵深发展的体现。
    【香港《信报》12月20日文章】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正在80年代开拓的基础上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国务院最近批准了对长江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规划,确定6个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这使得上海及长江沿岸腹地成为海外投资者所瞩目的新热点。
    与此同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在全国的其他地方体现出来。
    【香港《信报》12月3日文章】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今后10年的开放趋势将向成熟和纵深发展。
    这一地区目前正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1991—1995)和十年规划,重视整体开放的布局和开放的侧重点。这是开放走向成熟和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
    华东沿海开放区走向成熟和向纵深发展另一个标志是超越了盲目吸收外资,开始注重选择合理结构。
    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外向型企业集团,其中包括外商投资的大企业集团,这一趋势已在华东地区表现出来,今后将更为突出。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产经新闻》12月8日文章】(作者日本损害保险事业综合研究所会长渡边武)中国一再强调经济开放政策没有变,将中国迄今所获得的成果与苏联进行比较的话,不得不说在发展经济方面还是中国取得了成功。苏联的学者也承认这一点,他们说应该向中国学习。
    笔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已不可能倒退了。中国实施的经济开放政策能够继续执行下去。
    【苏联《共青团真理报》文章】中国在吸收外资和建立所谓的经济特区方面积累的经验,使我们颇感兴趣。
    我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所作的严格科学分析,对制定苏联利用外资的构想是有益的。
    【罗马尼亚《今日报》文章】中国不仅是个大国,还是一个经济蓬勃向上,其具体做法和方式对罗马尼亚起着重要借鉴作用的国家。由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变化。近年来,从亚洲传来了经济蓬勃发展的令人惊讶的消息。改革开放政策不变
    【《日本经济新闻》12月4日报道】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框架已经确定下来。这个计划的宗旨是要进一步加强以沿海发展战略等为支柱的改革开放政策。
    江泽民总书记和杨尚昆国家主席最近相继访问了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赞扬了特区政策。
    可以认为,这是中国要继续执行开放政策的动向。
    【新加坡《联合晚报》文章】中国当前的领导人,都仍然同样肯定经济开放政策,中国已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这是李总理10月下旬访问过中国后所得到的乐观印象。
    【日本《经济学人》文章】实际上,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很多人认为,自从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又后退了。但是,今年10月中国修改了合资法,5月决定把上海浦东地区作为经济开发区,制订了土地综合开发条例。中国为了促进外国企业的对华投资,实施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日本经济新闻》12月1日文章】中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将写进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点是明确的。
    今后数年里,中国最有可能采取的方针是在对外开放地区进行改组和合并。
    其中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使经济特区的行政机构合理化,精炼和促进目前的贸易改革政策,重整对外贸易组织以及改善对外债务的管理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