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西德社会对立明显尖锐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10-31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10月24日报道】题:西德从未有象现在这么多穷人(记者
    英格里德·米勒—明希)
    在原联邦共和国地区(不包括前民主德国),还从未象现在这样有那么多穷人。1978年后,社会对立在这一地区明显尖锐化。领取社会救济的人数翻了一番,高达400万人。一方面,高收入者的净财产拥有量在不断增加,他们渴望更快速的汽车和每年休假旅游。另一方面,在联邦共和国西部的11个州却有近1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上或贫困线之下。领取社会救济的人扣除房租后目前只能靠447马克维持生活。由德国工会联合会同德国福利对等联合会和一个“贫困和低收入”工作小组23日在杜塞尔多夫提出的一份名为《富裕中的贫困》的调查报告中得出了上述结论。
    这次调查同以前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有所不同。以前的调查仅把收入作为判断贫困的标准。这次调查人员却把贫困的各种现象综合起来作为调查报告的基础。贫困的各种现象是指在生活最必需领域的贫困,包括工作、教育、住房和卫生保健以及贫困的标志低收入。举例来说,专业水平很差的人就很难在劳工市场找到工作,而这些人的收入又取决于劳工市场的工作。这份调查报告的参与者恩斯特—乌尔里希·胡斯特尔说,这些人即使找到工作,也会遇到另外一些问题:工作岗位严重危及身心健康,他们的估计寿命比别人要短。这部分人主要是单身妇女或单身且有教育子女任务的妇女。另外,这部分人中多子女家庭或有需要照顾的人的家庭在不断增加。
    有就业能力的男子从事简单劳动的占25%,而在妇女中却占44%。另外,在无劳动保护岗位就业的妇女所占比例也相当高。
    劳工市场对雇员年龄、求职者的专业水平和健康状况挑剔得越来越厉害。尽管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改善,但1960年至1969年出生的青年人当中没有完成职业培训的就有150万人。从不同居民构成来看,这几年出生的男性公民有12.4%没有工作岗位,处于这种状况的女性公民占15%,外国人占48.6%。在居住条件方面,“贫富剪刀差”的状况尤为明显:尽管房租不断提高,但高收入者支付住房的费用只占其收入的10%至12%。低收入者支付的房租却占其收入的36%。调查报告说,受这些贫困现象之害的居民群体成员负担都比较沉重,一般都患有严重慢性病。
    调查报告的作者认为,80年代开始的“分化的三分之二社会”的发展趋势今后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剧。“分化的三分之二社会”是指2/3的人富有,1/3的人贫困。鉴于这一发展趋势,贫困研究人员要求每年提出“贫困报告”,并使之制度化。根据每年的报告采取必要的基本保证措施和充分的照顾措施,还要对贫困状况进行符合人的尊严的调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