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台湾建筑风格杂乱无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9-29

    【台湾《中国时报》9月5—6日连载文章】题:现代中国的梦魇,还是梦想(作者建筑学家汉宝德)(原编者按:混乱杂错的台湾建筑,全是设计者“参考”各式潮流的再创成果,却只落得外人一句:“画虎不成反类犬!”)
    自一个旅客的眼中看台湾的建筑,会觉得它充满了矛盾与神秘。
    你会看到台北街头矗立着成列的新式大厦,然而式样杂陈,完全没有协调的感觉,有些好像是现代主义的作品,有些又好像是后现代主义的,有些是带着民族色彩的作品,有些简直说不上是什么样式的作品,这些作品凑在一起,令人为之摇头。
    不但如此,这些大厦的品质也令人难以捉摸,在外观上,它们都有点眼熟,因为承袭了西洋的当代建筑,不时受到美国出版物的影响。然而细看,则觉形在神不似,很难揣摩设计者受到美国建筑影响的程度。单独看,有少数建筑相当精致,但却被混在一团杂乱之中。
    有些素养很高的观光客很不客气地批评台湾的建筑,简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东西,他们宁愿到小街小巷去找那点残余的传统建筑的影子。
    事实是,台湾的建筑教育已经完全西化,因此其从业人员之背景都是以西式现代建筑为基础,他们不论学得好坏,是自这样的基础上求发展的,不论台湾的业主喜不喜欢这一套东西,除非他所要的是纯粹的古典,那么他们得到的东西,就是经过折衷的美国式建筑。中国的文化太独特了。
    中国的建筑是一种十分难于融合的建筑。它所代表的精神与它的外形,都不容易与西方的现代建筑相结合。
    实际上,这种建筑造型上遭遇到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困境,也就是在台湾的中国人在当前文化上所面临的困境。今天的日本人可以很舒服地居住在传统的日本住宅里,今天的中国人却无法很舒服地住在台湾的传统住宅里。他们只能在休闲、观光的时候,偶尔回味一下传统的生活。不幸,他们非常的怀古,患有严重的思乡病,所以大陆一开放,就迫不及待地成群结队去朝拜了。
    只有了解这种心理的困境,才能欣赏台湾建筑环境的混乱,才能体会混乱中的秩序,这是不能用正统学院派建筑家的眼光来看的。
    这里有经过修正的现代主义作品,你不能用纯正的现代主义原则去衡量,这里有许多近似后现代主义作品,但无法用后现代的理论去判断。这里有纯中国式屋顶的公共建筑,却不合乎中国的建筑原则。这里也有些近似欧洲古代建筑的作品,然而又不合乎西洋建筑的法则。这里有戴着中国屋顶的大厦,细看又觉得颇与地中海建筑屋顶相近。有少数大胆“创新”的建筑,却人人都说丑陋。有少数规距、合度的建筑,却人人都说平凡。有些偏重于传统的造型,却被认为迂腐,谁能代表谁呢?然而中国人在台湾所创造的环境,是不是能代表现代中国建筑呢?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回答,也是无法回答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