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中国傩戏面具艺术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9-29

    【台湾《联合报》9月21日特稿】题:傩——贵州风土北平惊艳(记者
    张必瑜)
    为炒热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气氛,北京科学技术馆举行了难得一见的“中国傩戏面具艺术展”,以及现场傩戏、傩舞的表演,成为亚运周边活动中最具学术意义、也最引人瞩目的文化遗产展现。
    有“戏剧活化石”之誉的傩戏活动,除了中国西南地区春节举行之外,平日也极少见。目前在北平推出的此项展出,不但有来自贵州的彝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侗族、汉族等傩戏面具近两百幅,还展出法国郭安博物馆搭配展出的亚洲国家傩戏面具,同时在现场布置了小型舞台,每天演出两场。这些现场演出具体而微地表现出傩的演变历程,以及与戏剧的关系。
    傩,是驱逐疫鬼所举行的祭祀歌舞仪式,堪称宗教、民俗与艺术结合的综合产物,据文献记载,傩活动在殷商时期即已成形,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傩从单纯的祭祀发展为驱鬼、镇邪、占卜、治病、纳吉、祈福等多种功能,是从早期傩歌傩舞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傩戏的雏型期,例如反映彝族先民劳动、生活、繁衍的习俗与风情的《撮泰吉》,其面具原始粗糙,展现粗犷质朴的风味。
    傩戏到形成期时,人的“神格化”转为神的“人格化”塑造,由娱神转变为娱人,从神坛走向世俗。
    傩的高级形式是地戏,传说是从明代汉族军傩演变而来的,剧目多为军旅征战故事,例如:《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等,有完整的情节,人物性格更鲜明、人际关系更加复杂,表演动作也有一定的程式,服装道具的运用比彝傩更复杂。
    由于西南地区地处偏僻,对外交通不便,反而保存傩的原始风貌,而傩面具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最受到世界戏剧学界的重视。此次多达两百个不同特色、角色的傩面具展,成为傩艺术的小型博览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