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本要“协调”亚洲的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8-31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0日文章】题:日本想“协调”亚洲国家的工业生产
    在东京一座政府大楼的第14层上,一些年轻的日本行政人员正在悄悄地制订亚洲经济前景的蓝图。
    这是日本通商产业省总部。它曾指导日本创造过战后的经济奇迹。但是在这个办公室里,通产省现正把注意力对准日本南面的欠发达邻国,特别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课长关滕给一位来访者看了他们最近的一些研究报告——通产省为马来西亚制订的经济计划,其中包括兴建从橡胶底布鞋到彩电显象管的新工业的蓝图。最详尽的一个文件长达70页,十分详细地说明了通产省使马来西亚成为世界文学处理机和传真机的主要生产国之一的计划。一向渴望进行研究和协调的日本行政人员这些日子正在为改造亚太地区的经济而加班加点地工作,他们的头脑中牢牢地树立着为日本企业和工业谋福利的思想。
    这些宏伟计划中的某些计划只是理论上可行。尽管如此,日本政府的援助正源源不断地流入该地区。以建立工厂和合资企业形式进行的日本私人投资便是一例。据大藏省估计,今年日本在亚洲的直接投资大约可达到80亿美元,是1986年的四倍。
    比这些金钱更为重要的是有计划的和精细的用钱方法。日本政府和一些公司的战略家们所谈论的绝非仅仅是用逐一处理的方式来对待外援和投资,而是设计和“协调”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观点的含意是进行劳动分工。例如,按通商产业省的看法,印度尼西亚将特别注重纺织、森林产品和塑料行业。泰国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家具、玩具和模铸制品上。而马来西亚将集中精力生产橡皮底帆布鞋、复印机和电视机显像管。
    这种发展战略是这样的:第一,用日本贷款(大部分是政府贷款)来建造公路、架设桥梁和进行类似的基本建设。第二,由日本政府派出技术专家。第三,向亚洲国家的工业投放日本贷款,为合资企业和其他企业联盟提供资金。第四,日本敞开它的大门以进口来自这些海外工厂的产品。
    一些专家认为通过这种办法可以促成地区性亚洲经济的兴起。有些专家则担心这种战略可能会为今后出现保护主义的贸易集团奠定基础。
    日本的投资高潮在亚洲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应。一方面,那些急需就业机会的亚洲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资金而猛然繁荣起来。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地区强国出现将唤起许多亚洲人,尤其是那些记得日本在战争时期宣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年纪较大的人的痛苦回忆。
    这种新的亚洲战略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有助于日本减少它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生产移到海外意味着把每年49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一部分转移到日本以外的地方去。即使许多工厂仍由日本人控制。这样,东京在同担心出现贸易赤字的美国政治家打交道时,便占据了有利地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