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报刊宣传日本科学家发现介子的“第三种性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0-09-01

    说这次发现对原子核物理学、元质点论可能“引起重大革命”,它的意义“不亚于李·杨理论”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和
    “产经新闻”等报6月4日报道,日本有一批年青的物理学家最近对介子的性质有新的发现,据说这个发现对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摘要如下:
    “读卖新闻”以“发现介子的第三种性质”为题报道:“立教大学理学院教授武谷三男3日下午宣布,核子力共同研究小组发现了介子性质中过去没有人知道的“第三种性质”。以立教大学副教授町田茂为核心的小组在去年年底发现了查明“在两个介子能够互换位置的、极其接近的核子间(第二领域)起作用的核子力”(过去一直没有弄清楚的介子的“第三种性质”)的方法。这个小组在全国共同研究工作者的协助之下,进行了研究,可是,如果靠人手来计算,据说“要二百年”才能算出来。这次是得到气象厅的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才得出了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却同常识、预料相反,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性质”。它意味着介子有复杂的内部构造。
    刚好悉尼大学的滨田哲夫也整理了用美国巴克莱高功能加速器作的试验的结果,得出了试验公式,核子力共同研究小组的理论公式同这项试验的说明对证,理论的正确性得到了证实。
    核子力共同研究小组还计划在明年一月使用原子核研究所的五十兆电子伏特加速器,就这个发现作出决定性的证明。这样,就是说,汤川博士提出的介子的基本性质已经全部弄清楚了。这个“第三种性质”导致的结果打破了迄今为止的常识,是个意外的结果。这次发现的影响在原子核物理学、元质点论方面好像会引起重大的革命。
    一、必须大大修改过去把元质点作为单纯的点而获得辉煌成就的“场论”;
    二、既然已经不能把元质点当作“单纯的点”看待,就必须弄清楚它的内部构造;
    三、目前原子核物理学的主要支柱——量子力学在解释元质点的内部构造方面已经没有用,因此,需要有一种革命的新力学;等等。
    这个发现将由该小组的立教大学副教授町田茂于本月底在美国罗彻斯特举行的高能学会会议上发表;在日本,将在秋季举行的学会会议上提出报告。
    武谷三男教授发表了如下的谈话:
    “由于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李·杨理论,我们了解了元质点的弱相互作用;另外一个电磁相互作用老早已经为人所知了。由于这次的发现,我们查明了在核子之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这样,我们就了解了在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可以说,试行统一目前已经增加到三十多种的元质点所需要的材料,现在大体上已经齐备。但是,要想加以统一,就需要有新的力学,这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这次的发现是不亚于李·杨理论的。”
    “每日新闻”在同一天以“解开了介子的谜”为题报道了这件事,它说,“由于这个理论,我们已经不能不认为目前的元质点是由更小的各种质点构成的了。认为‘元质点再没有什么构造了’的美国等国的所谓“场论”将被否定。
    这个理论将使元质点论研究工作获得很大的跃进。这个元质点论研究工作是要就已经发现的两打以上的元质点之间的关系作出统一的解释。人们希望这个理论将会给研究元质点本身性质的工作开辟一条道路,同时使元质点的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