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中国橡胶工 业的进步令人刮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2-01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1月8日和9日连载文章】题:中国胶业突飞猛进(作者林绍青博士)
    中国橡胶工业的进步令人预想不到!
    这是我国树胶专家林绍青博士最近访问神州后所得的印象。
    自70年代后期以来即突飞猛进的中国树胶制造业,目前已被列为高引力工业,其盈利比其他工业高出约10%,有鉴于此,以及胶产品出口市场的潜在,中国当局极为重视胶业各领域的发展。
    据林绍青博士说,中国方面预计在可预见的将来,其树胶制造业的年成长率会高达15%。
    林绍青博士是马来西亚树胶研究及发展局的经济及策划主任。他上月访问中国两周。他此行不仅和中国胶业人士交流胶业各方面的意见,同时也实地考察胶厂及中国七大树胶研究机构。
    他昨日接受本报访问时畅谈考察中国胶业所见所闻。
    中国胶业的发展,迄今已逾80余载,其第一个胶业是于本世纪初叶设立,不过只是到1949年解放后才有显著的进展。
    到70年代后期,中国胶业无论是产量或产品种类皆突飞猛进,树胶消费量因而激增l00%,山1978年的40万公吨提升到89万公吨,每年的平均成长率达到7.3%。
    中国在国际胶业地位也大为改观。林博士说,1978年她在国际树胶的消费量排名第七,10年后跃居第四位,去年进一步晋升到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及日本。
    在产品方面,同时期中国的树胶产品也由1000种增加到约5万余种,包罗万象,由简单的家庭用品到重型工业轮胎。
    中国胶业制造水准,产品素质近数年来已广泛提高。林绍青博士指出,例如轮胎公司,他们现在已生产国际标准的汽车与卡车全钢辐射轮胎,而他们的轮胎平均川行里程是介于8万到10万公里之间,1949年时只是介于5000到8000公里之间。
    中国的胶业雇佣的员工约87万人,常年总生产值达马币140亿元,比大马的胶基工业大10倍,其中轮胎占泰半,胶鞋接近1/4,其余为脚车胎,胶管及胶带等。
    他指出,树胶产品制造是化学工业部管辖的23项主要经济活动之一。近年来,此领域发展迅速,它占了化工业总生产的25%。
    由于外国工艺科技的流入,其制造水准及素质大幅度提高以符合国际水准。许多工厂目的是生产及出口全钢辐射卡车轮胎。
    中国方面承认她生产的辐射轮胎水准仍未能追上欧洲产品,不过制造厂家表示有信心在两三年内可实现国际水准目标。
    中国近年来的树胶工业是以国际第三大天然胶消费见称,她也是国际树胶产品市场的强劲竞争者,但是中国树胶研究机构的众多,及其研究与试验设备的先进,却鲜为人知。
    她不乏经验丰富的胶业专才,而她的树胶研究院的专门化,甚至领先于在天然胶业有逾百年历史的马来西亚及其他主要胶产国,如印尼、泰国。
    中国不但进行太空飞行、飞机轮胎、重型轮胎、热塑弹胶物等等的胶业产品的专门研究工作,她也研究设计树胶制造业配备、厂房、生产线…
    …,为国内外胶业提供整厂服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