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拉萨行(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1-31

    【香港《文汇报》12月20—25日连载文章】题:飞往戒严下的拉萨(记者
    杨永年)
    11月21日,我预定的航班将于晨6时45分从成都直飞拉萨。真是好事多磨,历来少雾的成都,今天竟是浓雾弥漫。急切的眼望不穿重重雾障,地处世界屋脊,本就与外界联系不多的西藏,近两年来发生过多次骚乱的拉萨,今日如何了?
    候机厅里人越来越多,广播声中一次又一次推迟起飞时间,赴藏采访的心情更加热切。
    拖延了整整5个多小时,飞机终于在正午12时起飞,10分钟后,舷窗外便出现了雪山。山势越来越陡峭,霜原越来越广豫。45分钟后飞越金沙江,进入西藏境内。窗外雪原无边无际,如滔滔沧海。午后2时正,班机降落在阳光普照的拉萨贡嘎机场。四周全是高山,山顶上积满白雪,雪线下的山岩不着一丝草木。空气中缺氯达四成·热情的主人派车来接我。接待人员金先生对我讲,西藏高原冬季的空气缺氧达40%(夏季为25%),进藏活动,体力消耗很大,相当于负重40公斤活动。金先生是小伙子,他说他每天得吃一斤肉,否则“能源”就成问题。
    贡嘎机场离拉萨市区还有近一百公里路途,越野车沿着拉萨河谷平坦的公路奔驰,车轮辗着昨夜的残雪吱吱作响。午后3时半,抵达西藏自治区迎宾馆。我下了汽车,感到双脚轻飘飘的,头有些晕旋,太阳穴仿佛一直被什么东西挤压着。我知道,这是由于缺氧引起的高山反映。
    在拉萨街头漫步,得像舞台上的王公大臣,迈小小的四方步,否则就会上气接不上下气。由于缺氧,开车门上车,或是猫腰系鞋带,都会累得直喘气,体力消耗极大。
    西藏是一步从奴隶制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历史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时间又仅仅只有20余年,所以原始的落后的景象举目皆是:牛群在公路上晃尾,羊只在机关院内咩咩,数不清的野狗散漫在大街小巷。虔诚的佛教徒熙熙攘攘,手中转动着经轮,口里念颂着经文,祈求来世的荣耀。最使人叹为观止的是磕长头的人群。现代之风吹到拉萨·另一方面,现代化之风也已逐渐吹到了拉萨。水泥公路上,来来去去的多是些日野、丰田、桑塔纳牌车辆;电视塔的发射天线在蓝天下闪耀;大会堂、体育场等建筑无论从式样到内部设施都可以和内地的同类建筑媲美:甚至目前国内仅七家的与美国假日集团合资的高级酒店,也有一家就设在拉萨。只遗憾我在拉萨似乎没见到一座像样的博物馆或是图书馆。
    最能将上述那种具有极大反差的原始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并使我沉思良久的现象,是我在大昭寺广场感受到的:一个10岁大小的男乞儿,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观光客讨钱,鬼佬没有施舍,只是用英语回答道:“你的英语说得这么好,长大了去当翻译,是可以挣到很多钱的!”西藏百姓穷中有富·从现象上看,似乎西藏很贫困:住房低矮陈旧,设施简陋等等。但仔细一琢磨,西藏人并不穷,收入多过内地,其穿戴更价值不菲,男人头上的帽子,一般值人民币200元左右;女人头上和胸前多佩有珠玉宝石,价值可以说是大大超过男人们的帽子。那件皮褛、那把腰刀,比内地人的西服领带值钱多啦。饮食亦不薄,食肉为主,一般一天一斤肉。酥油茶不断,这种用奶油、奶和茶加盐制的饮料,其成本决不会比可口可乐低廉的。人均收入也可观。拉萨市长告诉我,该市人均收入今年可达人民币405元,这还不包括中央政府对西藏每年的拨款。
    在拉萨,我感到物质是丰富的。商店里几乎能买到全国诸省市的名特商品,其价格也不比内地高,一罐青岛啤酒零售3.5元,似乎比广州还便宜。当然用飞机从成都运来的蔬菜就贵了,但给你的满眼冰雪带去一抹翠绿,即2元多钱一斤的蔬菜,应该说也是值得的。
    (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