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波兰实行食品经济市场化要消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10-30

    【波兰《经济生活》周刊第38期文章】题:“市场化”的初步总结(作者马·马科夫维茨基)
    在实行所谓食品经济市场化一个多月之后,大多数群众都把这项措施看作是使已经困难的生活条件更加困难的一种新的价格——收入手段。
    “市场化”是今年波兰实行的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其目的是使食品经济关系合理化,使价格不再被行政性法规所扭曲,不再为不盈利的亏损企业提供补贴。按照设想,这项措施实行后,食品市场将得以整顿,食品店里的食品供应将会充足。
    然而,目前的情况与“市场化”设计师们的想象完全相反。这项措施带来的消极后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化”使物价大幅度上升,没有为改善食品市场的供应状况提供可能。
    第二,设计师们设计的“保护性办法”没有经受住考验。同物价上涨的幅度相比,补偿办法与保持几种主要商品按低价出售的打算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三,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没有保障。行政部门尚没有制定出能够抑制这种情绪的明确方案。
    第四,这项措施未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第五,商品缺乏储备使国家无法对价格与供应进行干预。
    第六,未能抑制大经济组织的垄断。缺乏竞争性,就不可能促使大经济组织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我们提出几个重要建议:
    (1)当前最重要的是强化保护性的社会福利措施。我们建议尽快对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实行几种基本食品(牛奶、面包、植物油和儿童滋补品等)的票证制度,以改善物质生活状况,稳定社会情绪。
    (2)采取一切可能措施,“稳定”食品价格。
    (3)清除现存的垄断,包括国家垄断和合作社垄断,是把市场关系引进食品经济的条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