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强调引进最新技术 忽视本身消化吸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10-30

    【香港《经济导报》10月23日一期报道】题:日商谈对华投资现况及中国前景(记者刘子兰)
    日本商人认为只要中国继续对外开放,中日之间经过长期努力培养起来的良好经济合作关系就不会改变。日本一家著名重工业企业负责东南亚及中国业务的驻香港首席代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驻华各地的办事处已经正常运作,和中国政府的商业往来也基本恢复。他说,该公司在中国已投资的合作项目并未受政局的影响。
    该公司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最早和中国进行商业合作的日本公司之一,他们与中国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合作方式还包括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人才,配合当地条件扩大生产能力等。
    该位关注中国经济改革的日本商人认为,中国目前用两三年的时间进行经济调整是好事。
    总结多年中国贸易经验,他认为中国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有一些失误。他说中国在对外经济合作中过份强调引进西方国家的最高最新技术。而忽视了本身的消化能力。他很理解中国举办合资企业的目的,是想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改造中国一些老企业的生产力。只是中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也比较低,引进西方最新最先进技术往往不能很快消化。结果,欲速而不达,很多先进的机器被闲置一边,技术资料也没有人看得懂,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他认为,中国应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引进一些和本身工业基础、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新技术,逐步培养吸收高科技的能力和素质。他说:“我在中国参观过许多工厂企业,看见一些工厂花巨资引进欧洲的高科技机械设备,却因技术人员不能充分利用而令其开工不足。我感到很可惜。新技术转让,应该从低到高、慢慢地、一步步地进行。”
    他说,目前日本厂商对中国的投资政策主要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希望20—30年后,中国市场可以给日本带来经济利益。
    他表示对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路线有较强的信心。虽然中国在走向开放的时候,随时都会碰到很多困难与问题,但不可能走回头路,因为中国人已经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他相信中国人同样能够解决目前所遭遇的困难,经过20—30年的艰苦创业,实现现代化是完全可能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