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世界报》报道:苏德秘密协定内容和签署动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8-31

    【西德《世界报》8月4日文章】题:在恶意中敌人成了伙伴协定大家都在谈论希特勒—斯大林协定。但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协定是个分为三部分的一揽子协定:第一、这两位到那时为止一直被认为是“死敌”的独裁者于1939年8月23日缔结了互不进攻协定。第二、这个协定包含一个暂时瓜分战利品的秘密附加议定书:波兰西部、中部和立陶宛归德国。波兰东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归苏联。第三、1939年9月28日签订了一项德—苏边界和平友好协定,这个协定也有一个秘密的附加议定书,它把立陶宛划归苏联。卢市林和华沙的部分地区被划入德国的势力范围。
    希特勒通过于1939年9月1日发起的对波兰的袭击占有了他掠夺得来的财富。他把波兰的部分地区并入“大德意志帝国”,让在德国本土以外生活的德国人移到那里定居。那里的波兰人被赶走,他们必须去“总殖民区”,即去被德国占领的波兰其他地区。在那里,对波兰的领导层和犹太人采取了灭绝的政策。
    1939年9月17日,红军进入已经被德国国防军占领的波兰东部地区。德国人和苏联人一起欢庆胜利。1939年11月份,波兰的东部地区被并入苏联,波兰国不再存在。苏联人不是以战俘,而是以刑事犯对待20万波兰士兵。4000多名波兰军官于1940年春在卡廷被害。1939年11月30日,斯大林袭击芬兰,芬兰人进行顽强自卫,但在1940年3月份,不得不把卡雷林割让给苏联。在1940年6月中旬德国西线战役的结束阶段,斯大林并吞了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动机是什么东西促使这两位独裁者、明显的敌对者达成这个协定的呢?希特勒在与斯大林达成协议前的5天向一名会谈伙伴透露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俄国。”在协定签字5天之后,希特勒对小范围的人说,他“与斯大林签订协定是为了驱除魔鬼”。希特勒没有改变其击溃苏联的战略目标,但也许是改变了他的战术进攻方式。他仍然想消灭“犹太布尔什维主义”和“劣等的东方民族”。
    为了能够对苏联进行战争,必须存在共同的德—苏边界。在1939年3月份发生的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剩余地区之后已经有德—苏共同边界。但这个进军地区很小,而且那里的居民对俄国人的仇恨在希特勒看来还不够大。
    然而,出现了即将来临的东方战争在西方扩大的危险:这是希特勒所追求的,因为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地区被占领以来,“日耳曼”的英国也出乎意料地采取了坚决的态度。1939年3月31日,英国对波兰国的继续存在作出保证,从而也向希特勒发出信号:到此为止,不要继续下去!
    希特勒必须在东方消除额外的焦点。他不能同时消灭斯大林。因此,他打算首先与斯大林拥抱——以便先消灭波兰,然后再消灭俄国。
    希特勒认为在对苏联发起这种战略进攻之前应先打败法国和排除英国的干扰因素。只要德国在西方受到牵制的话,它就需要一个安全和安定的东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应该阻止德国受到两条战线的威胁。对西线战场来说,德国迫切需要原料,苏联提供了这些原料。以后占领俄国可以确保长期的供应。希特勒的打算暂时实现了。在西线取得胜利之后,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转而对苏发动进攻。
    那么斯大林是怎样考虑的呢?这位苏联的独裁者想赢得时间。应该确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感到与德国进行一场战争没有把握,尤其是觉得力量还不够强大。此外,与希特勒签订的协定向他提供了没有承担较大义务的好处。
    同时也在争取斯大林的西方强国希望他能够参加即将爆发的对德战争。但是西方强国甚至不想给红军可以从波兰进军的权利。
    那么社会主义苏联为什么要站在帝国主义国家一边战斗呢?目的是让资本家自己去折磨自己!
    斯大林必定估计到,西方强国不久就要与德国进行一场损失惨重的战争。通过与希特勒签订协定,斯大林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弱小的边缘国家。苏联只有在赢得胜利的情况下才能将其增加的分量放到世界政治的天平上。
    1939年,斯大林不仅仅是由于他的西部战线而担忧。自1931年以来,在东部也有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危险:日本从被占领的中国领土出发咄咄逼人地接近苏联。自1939年5月份以来,苏联军队和日本军队在满洲—蒙古边界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通过与希特勒在西部签订协定之后,斯大林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东部。日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得不于1939年9月15日与苏联签订了停火协定。此后斯大林可以将他的军队调到西部,向波兰进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