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非洲城市的住房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8-30

    【在巴黎出版的《青年非洲》周刊7月26日一期文章】题:到我家来吧,我住在……街上(原文提要:住房危机在非洲是很普遍的。然而各大城市的情况仍有不同……)
    国家干部卡里姆·西塞,他的妻子法图,以及他们的4个孩子住在几内亚科纳克里市中心的一套“公租房”里。如同西非国家的大部分城市一样,人们的生活都是围绕这些“公租房”而安排的,这种房屋又叫“公共大杂院”或“民房”。西塞一家还有自来水设备。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水管里是经常没有水的。
    科纳克里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贫民窟。这里和阿比让、巴马科、达喀尔或是金沙萨不同,那些城市的贫民窟分布在城市的周围,而这里的市中心就有贫民窟。
    以往,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曾是非洲大陆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现在从远处看去,它似乎还保持着它的特色。但是它实际上已象马达加斯加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从外表看去象一个维护得很好的坟墓”。阿努西湖和贝胡里里卡湖已成了这个城市的所有污水的蓄集地。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在这座城市的山坡上出现了无数的低矮的简易住房。
    开罗已有的1500万人口仍在以每年35万的数目增加。市政府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只好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于是,许多陵墓都被占住了,死人们就只好让出点地方给活人们住了。
    在繁荣的科特迪瓦的橱窗—阿比让,200万居民的住房分布是很不平均的,有的住在高级而漂亮的别墅里,有的住在军营式的木板房里,有的住在所谓的“火柴盒区”或“公共大院”里。据《第三世界杂志》报道,1963年,住在公园里的阿比让人占10%,1971年占20%,1979年占22%。
    不少非洲国家的政府都制订了住房建设计划。比如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政府正为一些“中等工资收入者”建造住房。在马达加斯加的塔那那利佛,好几处“职员城”也正在动工。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所谓社会性住房常常被那些“高工资收入者”或者国家官员所侵占,而真正的中等收入者只好仍然住他们的简易木板房。
    塞内加尔和布基纳法索的经验似乎比较成功。在达喀尔,对一些不符合居住条件的地区(尽管那里住满了人)进行了改造。而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自1984年以来也出现了好几个所谓“革命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