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黎巴嫩15年来最惨烈的炮战(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4-29

    黎巴嫩烽火又起,首都贝鲁特硝烟弥漫。以奥恩将军为首的基督教政府军同叙利亚军队及由它支持的德鲁兹穆斯林民兵之间的炮战在持续一个月后,于4月中旬急剧升级。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在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分别聚居的贝鲁特东、西两区。“地狱之门”已经打开,死伤人数急剧增加,这座饱经战争创伤的海滨城市再次被浸入了血火之中。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黎巴嫩战乱15年来最为惨烈的武装冲突呢?
    炮战的直接导火线是港口问题。今年3月6日,在黎巴嫩政治危机中上台的基督教临时军政府首脑、政府军司令奥恩将军开始实施他的“大贝鲁特”计划的第一步:封锁黎巴嫩沿海所有非法港口,以恢复国家对港口的全面控制和税收。穆斯林控制的苏尔、赛达、哈勒代等7个南方港口是各大民兵组织走私武器弹药、商品、偷税漏税、用于取得财政补给的“生命线”。
    黎巴嫩自1975年爆发内战后,在战乱中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和穆斯林民兵武装分别控制了沿海主要港口。200公里长的海岸线,各派民兵分占一段。
    以盖亚盖亚为首的基督教“黎巴嫩力量”民兵控制着第一大港贝鲁特港;南端的苏尔港由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管辖;南部第一大城市的赛达港由逊尼派“人民解放军”民兵和巴勒斯坦武装共管。而祖居在黎巴嫩南部阿莱舒夫山区的德鲁兹穆斯林少数民族,近百年来一直在为争取一个通往外界的出海口而流血牺牲。直到1986年,以瓦利德·琼布拉特为首的“社会进步党”德鲁兹民兵历经大大小小几十次战争,终于发展壮大成为黎巴嫩四大民兵组织之一,势力扩大到山区脚下,打开了山区通往外界的出海口。在苏联资助下,德鲁兹民兵在舒夫山下的哈勒代建立了自己的港口。琼布拉特利用其政府工程旅游和运输部长的身份,自行其事,倾全力于德鲁兹山区建设,通过哈勒代港建立与国外市场的直接贸易。世界各地大量商品、武器从港口走私进来,又大部分转口走私到别处去。哈勒代港使德鲁兹民兵财源滚滚。
    现在奥恩封锁港口,等于卡了他们的脖子,琼布拉特岂能罢休。3月8日清晨,琼布拉特命令他的阿莱、舒夫山区炮兵向贝鲁特东区总统府开炮。基督教政府军迅即还击。双方炮弹你来我往,划破了寂静的晨空,在贝鲁特声声炸响。战事爆发。
    (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