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台湾社会的“六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4-29

    【台湾《联合报》4月22日文章】题:身怀六假(作者赵宁)
    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公然作假,那就意味着世风日下,文明熟过了头,开始逐渐地凋零腐化。现在,请各位好友竖耳、睁眼、明察,我们原本纯洁、无辜、善良的社会,是不是已经身怀六“假”:
    一、假药:“补药宣传大猖狂,男女老少皆惊慌,东亚病夫名犹在,宝岛又成药市场。”药乃治病之方、蓄命之舟,药犹可假,那何事不可假?何时不可假?何处不可假?实在可怕。我觉得假药是人性趋恶的重大指标。
    二、假笑:“老板讲个小笑话,不笑恐怕饭碗砸,中气运足嘴张大,哈哈哈哈哈哈哈。”交际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那么一见你就笑,背后捅把刀,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人生变成了舞台,喜、怒、哀、乐,都在演戏,红尘之悲,以此为最。
    三、假爱:“我家家教顶瓜瓜,爸爸喜欢打梭哈,妈妈爱把麻将搓,姊姊教我篷恰恰。”只教孩子消费性娱乐,不教孩子生产性本领,是大人贪图享受的后遗症。
    四、假阔:“经济成长世无匹,食有鱼兮出有车,尔今何事最相宜,麻将午妻马杀鸡。”一个只懂得吃喝玩乐的文化沙漠,是贫乏阔佬,有钱的穷人。
    五、假义:“世人结交虚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如果功名利禄是世态炎凉的温度计,那么在今日台北,金钱早已是“义”的计值单位。道义不如法律,法律不如交情,交情不如新台币,于是见利忘义,向钱看齐。
    六、假话:“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待人接物嘴要甜,拍马屁又不花钱。”比邻若天涯,蛇鼠四处爬,为了明哲保身,大家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际沟通可怜只剩下客套,和没有意义的口述符号,每一个灵魂都是孤岛,想要搭桥,只见四处都是碉堡,也只有话到嘴边留半句,不敢全抛一片心。
    一个社会只要身怀六“假”以后,那么假酒、假画、假发、假牙、假下巴、假车祸、假支票、假套汇、假……就会滔滔不绝源源而出,实在是后患无穷。哎!怎么办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