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沿海与内地:发挥优势 协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3-31

沿海优势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机关报《国际贸易》2月7日文章】亚洲太平洋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据说,中国的目标是使广东省成为新兴工业经济地区的“第五条龙”。广东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与香港及澳门的经济联系。而如果这样的经济关系在中国福建省与海峡对岸的台湾之间也建立起来,那么福建省也可能成为“第六条龙”。
    在中国沿海地区就会出现几个新兴工业经济地区。这样一来,大概整个中国就能成功地出现飞跃。这就是中国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意义之一。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中国在过去10年中的改革给珠江三角洲带来了繁荣的局面。
    主要的优越条件之一是:它靠近香港并同生活在那里的580万资本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包括共同的方言。它对外资有吸引力,可以提供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深圳有可能取得成功,它正使全中国受益,而不仅仅是自己富起来。东西差距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4日文章】题: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东西部差距扩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再用行政手段对西部进行强化投资,而是让资金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所以,有限的资金大部分流向了东部。
    二是西部改革相对滞后,经济活力不如东部。
    三是东部在进出口权限、外汇留成比例等方面比西部优惠得多。
    第四,原材料和加工产品间的价格差距,使利润向加工业发达的东部流去。
    对后两个原因,西部有比较强烈的反应。
    【香港《信报》3月7日文章】大陆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东富西贫差距日大。这次“民工浪潮”如说他们全属盲目流动也不符合事实。东西部的利益摩擦酿成了地区经济的封锁和种种利益的争夺。
    中国政府必须从现在开始就予以足够的重视,从速制订及实施行之有效的短期和远期策略。前车之鉴
    【美国《外交政策》季刊文章】过去10年里发展中国家普遍仿效新兴工业国的面向出口的发展模式,但除了马来西亚和泰国可能成功外,没有其他国家可以走通这条道路。因为世界经济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被人工合成制品所代替;巨额外债无法承受;世界市场已经饱和。
    大部分要成为新兴工业国的国家仍是农业国,因此,国内需求导向型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出发点。以工业和农业相结合为基础的工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在80年代前5年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14个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有8个执行的是内向型政策而不是外向型政策。通盘考虑
    【本报讯】日本兴业银行常务董事小林实不久前访华回国后向记者谈访华观感时说:
    问题是如何协调目前的经济调整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关系。应该把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决定重点地引进什么产业和技术。中国的技术引进有点偏重于理论。
    真正应该引进的是实际上的生产技术、管理工艺、经营管理等。日本的技术是从欧美引进的,在理论上并无多大创新,但是,日本人在应用、掌握这些引进技术上,却做了大量改良、改进,因而具有了自己的独特性。
    中国引进技术,还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即是引进单纯价格便宜的硬件设备,还是引进包含着许多软件技术的设备。闯出新路
    【美国《商业日报》3月22日报道】根据夏威夷东西方中心应中国政府的要求进行的一个研究报告说,中国尽管有丰富的资源和众多的人口,但不能走日本、台湾和南朝鲜的工业化道路。
    东西方中心研究人员建议,中国应在乡镇建立较小规模的生产设施。如果这些乡镇工厂同大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大型国营企业联系起来,中国将能扩大工业生产,提高其出口竞争能力和为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提供迫切需要的就业机会。
    东西方中心建议中国建立双重工业结构。中国大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大型国营企业应继续生产供全国消费和出口的产品,而农村地区的工厂应生产供地区消费的产品,在可行的情况下可向沿海城市的工厂提供产品。
    报告说,中国的情况与亚洲的农业国相近,而不是与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近。它说:“中国计划人员的目光需要扩大,而不是光盯住南朝鲜和台湾这样的特殊事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