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关乎国家未来的选举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3-30

    “列宁格勒市委书记落选,他的竞争对手工程师博尔德列夫当选”、“爱沙尼亚党中央第一书记和爱沙尼亚人民阵线领导人同时当选”、“乌克兰5个州的党委第一书记落选”、“苏联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叶利钦当选”……从3月27日下午起,有关苏联人民代表选举结果的消息不断传来。历时三个月大张旗鼓的选举运动终于降下了帷幕。当选的2250名代表将参加今年4月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意味着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最高苏维埃改成常设机构,这是苏共去年召开的第19次代表会议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构想之一。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里,最高苏维埃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构,而实际上这个有1500名代表的机构每年只开两次会每次通常两三天。会上代表们举手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各种文件,苏联人戏谑地称其为“表决机器”。为改变这种状况,使人民真正参政议政,苏共19次代表会议决定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使其“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有权解决国家最重要的宪法问题以及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将选出400至500名代表组成苏联最高苏维埃(内分联监院和民族院),这些人将成为脱产或半脱产的专职代表,每年开会两次,每次三、四个月,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同时,人民代表大会还将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出拥有很大权力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即国家主席)。因此,戈尔巴乔夫说“我们面临苏维埃政权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选举运动。国家的未来取决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员是什么人,谁将进入新的最高苏维埃。”
    苏联人民以空前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这次选举运动中去,他们把选举与改革的成败联系在一些,“投改革一票”成了时髦的口号。这次选举运动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实行差额选举和竞争原则。每个参加选前会议的人都可以提任何人作为候选人,只要有500人附议便可参加竞选。为了拉选票,候选人纷纷提出自己的竞选纲领。一些人还拥有自己的竞选班子,为其活动出谋划策。选民们按“谁代表我们的利益我们就选谁”的信条行事。由于选举法规定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为候选人进行宣传,一些选民便自发地为其中意的候选人组织集会,大造声势。例如莫斯科部分市民连续举行集会,支持叶利钦当选代表。尽管选举法明文规定候选人的竞选纲领不能违背苏联宪法和各种法律,但在民族地区,依然有人提出煽动民族情绪的纲领,例如拉脱维亚独立运动领导人多别利斯主张该共和国脱离苏联。但他的观点没有被大多数选民接受,他在和拉脱维亚第一书记格瓦里斯的激烈竞选中败北。
    为社会团体增加了750个代表名额。过去的最高苏维埃1500名代表名额中,地区选区和民族选区各分配750个名额,这次人代会选举为社会党团增加了750个名额,以照顾到社会团体的利益。除给苏共100个代表名额外,其余分配给工青妇组织、创作和科研组织,合作社及各种团体。
    选举法规定在地方上工作的党的干部不能参加苏共代表的选举,只能参加地方上的选举,以便由地方上的群众来评价他们的工作。
    而苏共的这100个名额则由政治局从各级党组织推荐的300多名候选人中加以确定,并经中央全会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令世界舆论界感到意外的是在报刊上公布了选举票数,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内的政治局委员无一人得全票。对苏共代表的选举方法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对由政治局确定100名候选人进行等额选举不符合选举法。政府官员不能成为人民代表。为了使人民代表能够真正监督执行机构,选举法规定:除中央和共和国一级的部长会议主席及地方苏维埃执委会(即地方政府)主席外,各部局及政府其他部门的官员和公检法的官员均不得成为人民代表。如有人当选人民代表,则必须辞去官职。(熊伊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