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美国人发誓要克服挫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12-01

    【美国《商业日报》11月14日文章】题:美国公司发誓要克服在中国遇到的挫折
    美国一家公司尽管在中国遇到了传统中的官僚主义的可怕障碍,但它仍然对它在北京的生意感到乐观。上星期,美国桑德家畜设备公司派出大批人员去参加每年一次的第三届北京国际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加工业展览会,并在那里摆了一个展台。这家公司分管亚洲地区的经理迈克尔·博乔说:“我们要向中国人表明,我们仍然在经商,我们仍然致力于那个市场。”
    这家公司9月份在北京签订了一项在北京建一个养猪场的合同。但是,它在中国干的第一件大事遇到了许多问题。
    这家公司的经理由于急于想传授其专门知识,于1983年在广东建立了一个总投资额为6500万美元的合资企业。5年过去了,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即将完成的迹象。博乔抱怨说:“这个养猪场每年接到供饲养的生猪12万头,然而按照同中国的一个政府机构签证的合同,却要出售40万头生猪。由于三个阶段中只完成了第一个阶段,政府官员不提供足够的生猪,饲料加工场、设备和土地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这个项目的合伙人赚的钱只够偿还银行的贷款。”
    这位经理说,但每年实际提供的数字只有3.5万头。博乔说,“这个养猪场的第一期工程今年终于全面投产了,生产出的12万头猪,以每头140美元的价钱售往香港。”
    这个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养猪场还克服了另一个挫折。
    经理们计划为建一座价值200万美元的高技术饲养场提供资金,投产后可提供从基因上经过改良的良种猪。最初的设想是使用从美国进口的昂贵的种猪。
    博乔说,“在这批猪到达中国后,管理人员想要给它们进行接种防止发生口蹄疫的疫苗,而这样一来麻烦就出现了。猪场的管理人员受到威胁,如果他们要给猪注射香港买来的血清,就将逮捕他们。”
    据博乔说,后来许多猪感染上了疾病,中方趁管理人员不在国内的时候用枪打死了它们。饲养中心经过几年的时间才重新补进了没有疾病感染的小猪。
    博乔赞扬了桑德家畜设备公司设在广东的合资分公司——广州畜牧业发展公司。他说,这家中国公司与美国合伙人“风雨同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