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中国外交新构想----多极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11-29

    【西德《商报》11月22日文章】题:北京感到战争风云过后是多极世界(作者彼得·赛德利茨发自北京)
    北京的世界观在变。党和政府开始经济和其他领域改革之后,中国在外交上也提出了新的构想。但是,北京官方的一种典型做法是不承认这种新变化。
    中国外交部的干部说,实际上没有任何变化。中国数十年坚持的立场是,苏美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必然导致灾难和另一场世界战争。现在北京不再坚持这一立场。北京也认为,现在世界已经多极化。
    新的极一个是欧洲,另一个是中国。现在北京认为,战争不再是不可避免的了。对话也可以解决分歧。这是北京新的看法。新外交政策最明显的标志是同苏联和印度两个大邻国和解。这将使印度、中国和苏联形成一个大三角。
    关系已有迅速改善的中苏在现有问题和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上已有接近。两国在对外关系上都需要和平和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经济现代化。两国都在经受改革政策的折磨。
    北京减少原来敌对概念的基础,是他们认为,超级大国的力量已受到削弱。他们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曾非常担心。北京分析说,苏联为使其经济现代化和跟上其欧洲盟国的发展步伐,今后数十年内有许多事情要做。戈尔巴乔夫很羡慕欧洲盟国的公民。
    美国至少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已丧失影响,中国对这一地区极感兴趣。美国除受到日本的经济挑战外,内政也遇到麻烦(中国人考虑的是预算赤字)。另外,美国不得不为保持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而斗争,从新加坡至汉城美国的名誉已经扫地。
    看来日本这一经济大国是中国外交新构想的重点。他们认为,日本正在寻求发挥世界政治作用。因此,北京的概念是,中国和欧洲是一支重要力量。北京的这一考虑受到德国人支持。联邦外长根舍多年来在世界上到处兜售多极世界的设想。随着欧洲团结的增强,欧洲同其他中心地区谈判的能力也在加强。
    北京和莫斯科的外交政策都与世界新形势相适应。现在讨论的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强权政治的崇高目标,而是如何赚钱和开展贸易。
    不再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判断国家关系,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苏联和中国都不容忍干扰和平。从苏联方面对越南的态度上已感到这一点。如果苏中印这个大三角关系得到缓和,它们的行动将不受任何小国干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