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今年的旱涝灾害不会引起粮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10-29

    【美国《世界新闻》1988年9月号文章】题:来自旱灾国家的好消息(作者前美国农业部高级农业分析家丹尼斯·埃弗里)
    1988年美国的旱灾是这个世界上最多产的地区50年来所发生的最严重的灾害,但是,这次旱灾最令人惊奇的一点是:其影响很可能微乎其微。亚洲雨季期间雨量过大,紧接着美国又发生严重旱灾,而两场大灾加在一起对世界粮食供应只有很小的影响,因而人们确实可以说,世界的粮食供应已经可以不受气候的影响了。
    尽管报刊对美国旱灾进行了吓人的大肆宣传,以及人类很自然地担心出现饥荒,但是这次旱灾却不至于加剧世界上的缺粮状况,只会使粮价略有上涨,也没有产生会导致将来缺粮状况加剧的倾向。
    气候干旱不一定意味着粮食短缺。现在,气候问题不会产生粮荒,因为全球粮食系统生产大量粮食、安全地储存这些粮食和迅速把粮食调运到所需要的地方的能力增强了。1988年的情况生动地表明,存在一个世界范围的粮食供应网具有这些好处。
    近年来世界虽然遭受旱灾,但是在粮食生产方面仍然获得成功,其最大的原因是不断发展的绿色革命开展得很广泛,显示出很大的威力。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不仅仅是墨西哥和印度采用了几种小麦和水稻新品种而已。1960年,世界其他国家也加入进来,同美国一起系统地开发作物遗传学的潜力,这是历史上的转折时刻。美国早就开始从事玉米作物遗传学的研究了,因为玉米是一种容易杂交的自然传粉植物。结果,在30年代期间,美国的玉米产量开始大幅度增长。绿色革命已经几乎影响到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去年印度雨季雨水很少,但几乎没有引起饥荒,因为高产的种子使印度积存了2300万吨粮食。西欧在1960年以前粮食产量一直没有趋势性的增加,但是自1960年以来,西欧的小麦产量增加了两倍。欧洲小麦育种家认为,在今后10年中,通过杂交,小麦产量还可以增加一倍。
    亚洲水稻产量在同一时期里也几乎增加了两倍。亚洲国家,如一度曾是大米进口国的印度尼西亚,现在对它们的水稻产量水平都感到满意,并且正在把一些土地腾出来改种油籽和饲料粮作物。在为时已晚地开始从事种子研究工作之后,甚至象津巴布韦、扎伊尔和尼日利亚这样的非洲国家也已开始通过种植产量较高的高粱、玉米和木薯以及采用新的耕作方法而在进行绿色革命方面获得进展。在1988作物年度开始时,世界共储存了4亿吨粮食和饲料粮,相当于世界各国两年的粮食进口总量和40年的世界粮食援助总量。在遭灾的这个作物年度结束时,世界储存的粮食总量很可能超过3亿吨。1988年度开始时,粮食储备充足,因此到这个年度结束时不会下降到危险的水平。如果美国把退出生产的3000万公顷“多余的”耕地重新投入生产的话,可以生产1.1亿吨粮食。这就是说今年减少的1亿吨粮食实际上在一个国家种一季就可以弥补上。因此这次大旱将几乎不会产生引起严重缺粮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