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中国跑步前进(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9-30

长江三昼夜
    帆船的时代结束了。人们在长江沿岸依稀还能看见过去纤夫拉船走过的岩石小路。人们能够想象当年数以千计的纤夫背套纤绳,气喘吁吁,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情景。这一切都结束了。现在长江上行驶的不是大客船,就是机动驳船队。
    长江的水一点不比多瑙河更蓝。我乘坐的“江渝9号”轮船,有77米长,船舱舒适,铺有地毯,有共用客厅,餐厅服务令人满意,服务人员细心周到。在这艘船上,我度过了3天3夜。我星期六晚上上船。星期天的早晨,载有800名旅客的轮船在浓雾中启航了。
    这艘船行驶速度很快,傍晚时分,抵达万县,抛锚过夜。星期一清晨,船驶向三峡。瞿塘峡长8公里,两岸岩石峭壁陡立,水流湍急;巫峡近30公里长,船好似在万山丛中开路前进;最后过西陵峡,该峡蜿蜒也近30公里。
    过三峡后,我们到达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葛洲坝。
    一个巨大的阀门吞噬了我们的船,又在另一头把船吐了出来,水落差20米。是夜,船一直开着。星期二早上,我们还在睡梦中,猛听到一声巨响。船停止不动了,它撞上江中淤泥搁浅了。
    整整一个小时,船长想尽办法使船脱离淤泥,都没成功。正当大家认为需要拖船时,船忽然开起来了。
    当晚,我到达武汉。船3天3夜行驶了1400公里。
    这次长江旅行使我看到了在其他地方访问中不易看到的东西。散发着气味的小港口一个接一个;热闹喧哗的小城市接连不断;渔民撒网捕鱼;农民在玉米地里忙碌;高大的烟囱不顾环境污染吐着黑烟;工厂到处可见,但也有一些已停止生产的1958年“大跃进”时期违背经济规律乱建的工厂。现在人们把“大跃进”幽默地称为“大后退”。
    但还有比风景更有意义的,那就是同船上的乘客交谈。这是自然地接触中国人民绝好的机会,很有启迪。
    我遇见了很多乘客,其中有诗人;有笛子吹得极好的业余音乐家;有对我说想成为明星的青年舞蹈演员;有向我谈论中国未来航空事业的工程师;有讲话时从言词间体现出孔子智慧的大胡子老农;还有一群身背包袱、腿穿旧裤的年青农民,他们手中攥着一些皱皱巴巴的旧钱票。
    这些年青农民去武汉一家砖厂做工,睡的地方是砖厂的宿舍,他们只随身携带了衣服,年纪在16、17和18岁。
    他们相互逗趣,还有的人一边打扑克,一边开玩笑,他们是幸福的。(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