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牛津剑桥捉襟见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8-29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8日文章】题:英国的“牛桥”日子不好过,政府视牛津和剑桥为社会主义堡垒(记者马科姆)
    当然,不存在一个叫做“牛桥”的城镇,就象根本不存在什么“象牙之塔”之类的东西一样。
    英国神话般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相距70英里,然而它们形成了一个最上等的世界,其他地方称之为“牛桥”。“牛桥”拥有大量无法相比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纪念碑、传奇故事和历史。
    但是“牛桥”也缺少可以买得到的东西:实验室、书和研究助理人员。昔日的施主们曾为这两所大学慷慨解囊,而现在它们却大大依赖政府的经费。由于政府是保守派,它具有预算意识和猜疑,它把学术界看作英国社会主义的堡垒。用许多其他尺度——捐款、图书馆和电子化——来衡量,英国这两个大学落后于它们的美国对手。
    剑桥获得的独立捐款为大约1500万英镑(2560万美元)。牛津为大约700万英镑。美国获得捐款最多的大学是普林斯顿大学,为23亿美元。它的学生人数只为这两个英国大学的大约一半。
    在撒切尔夫人执政的头几年,牛津图书馆的预算被砍掉了4.5%,该大学计划1986—1990年这4年中实际削减11%。剑桥在从8月1日开始的这一年,实际削减了开支5%,取消了几十个教职员职务。
    乐观主义者认为,英国改善经济状况和降低税率也许会阻止,甚至扭转“知识外流”现象。这两所大学都利用它们的形象来吸引外界人。
    牛津和剑桥多年来都没有建造过一个大的新实验室。
    许多英国人认为牛津和剑桥很有钱。它们的确貌似有钱,许多有钱人都去那里。但是财富有集中在这两个大学的少数个别学院手里。学院的财富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去有助于大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