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美苏八十年代的新「缓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5-30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5月24日文章】题:80年代的新“缓和”(夏洛特·赛科夫斯基发自华盛顿)
    当里根总统开始他的莫斯科之行的第一站路的时候,他及其助手都相信,美苏关系今天是立基于一种现实而又讲求实际的方针,它明显地不同于尼克松总统在70年代初所发起的那种缓和。
    并不是人人都同意这种估价。但是有一些曾参与执行尼克松政策的人指出,两者是有一些区别,其中包括苏美对话现在更广、更深了。
    曾经给亨利·基辛格当过助手的赫尔穆特·索南费尔特评论说:“现在双方接触到的问题之广是我们从前所没有过的。”
    里根政府的官员们在即将启程前往苏联首都之际,以满意的心情,甚至一定程度的惊喜的心情指出,美苏关系在许多方面有了改善:
    ·军备控制方面,这次在莫斯科不会签署战略武器协议,但是双方已经签署了空前头一回消除一整个级别的核武器的中导条约。
    ·在日益扩大的关于地区性问题的对话方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是一个最重大的事态发展。
    ·在按照1975年赫尔辛基文件所承担的义务来处理人权问题方面,也有了进展。
    ·在双边关系方面,莫斯科和华盛顿已恢复了尼克松年代曾建立过的合作体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日益增长的美苏和解,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里根政府中的许多人把它归功于里根总统的强硬而又不屈不挠的态度,说总统一直等到他重振了美国防务之后,才放弃他的“冷战”词藻而跟苏联人打交道。
    但是政府官员们也承认,关系之所以有可能得到改善,也是因为苏联出现了一个新的有活力的领袖。戈尔巴乔夫及其政治局内的支持者迫于解决他们严重的国内问题的需要,经过精心盘算之后收缩了苏联对外承担的义务,选择了与华盛顿增进合作的方针。
    这个“第二次缓和”能不能经受住两国关系的不可预测的变迁以及对手之间必然会出现的冲突,还有待见分晓。布鲁金斯学会的对外政策研究主任约翰·斯坦布鲁纳认为,目前的解冻的动力不在于里根或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喜爱,而在于双方共同利益的“基本逻辑”迫使领导人作出响应。
    政府内外的外交专家们担心,这种日益增进的关系改善可能象70年代那样再次造成一种安逸气氛,而削弱美国保持强大军力的决心。
    曾在福特政府中担任过国家安全顾问的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中将评论说,“面对苏联的微笑……我们很难保持警惕和小心。”与此同时,人们认识到美苏关系是脆弱的。
    预料不到的事态发展,例如东欧动荡的升级,可能导致这一过程的瓦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