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文章:构筑赵---李新体制的关键性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3-31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3月29日文章】题:构筑赵紫阳—李鹏新体制的关键性会议(作者周荣)
    今次的人大、政协会议,正是确立赵紫阳—李鹏党政新体制的重要时机。应当说,比诸去春爆出学潮及反“自由化”的严肃气氛而言,今春以来不绝如缕的开放改革确是颇为令人鼓舞。港澳不少与会的委员和代表皆表示,此番到北京,确感到与去年的紧张、沉重心绪不同,轻松了许多。其中颇有人愿意进献“治安策”及改革建议。
    而这次人大、政协会议的人事大调整与机构大改组,尽管赵紫阳认为仍具有过渡的性质,但毕竟已显示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德高望重居荣衔年富力强主政务
    作为五年一度的换届会议,除了李鹏提前于去岁来接掌国务院总理职务外,其余包括国家正、副主席和人大委员长,以及政协主席等,显然都会更换。这也是中共贯彻实施“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能上能下”原则的具体体现。
    原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已公开表示隐退。在七届全国政协的预备会上,邓颖超与李先念在人大会堂的领导人休息室内微笑握手合影,表示他们这样正是新老委员开始交接政协的领导工作。
    有消息说,万里最近多次列席人大常委会并已出面接待外国议会代表团。看来,他很有可能主持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工作。
    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立精干、统一,高效的廉洁政府。由此看来,新的国务院副总理人数,不会超过上一届。在下一届国务委员中,必当有相当不少的新面孔。
    热门的话题还有新一届国家正、副主席。关键在于,国家主席乃一国元首,向来须由资历深、声望高的人出任。橡皮图章成铁印表决机器把大关
    近些年,中共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加以各界有识之士及传播媒介的呼吁,各地在选举人大代表时,注意挑选关心社会活动且熟悉国家大计,善于分析判断各项方针政策的人当代表。
    在以往几届人大、政协会上,往往有不少政协委员能就时政和各项方针政策发表尖锐而又颇有见地的评论,在舆论界引起轰动和较大的反响。近年来,人大常委会上已经常出现知名专家学者中肯激烈的发言。今次人大代表加强了议政能力后,“国会论坛”必当出现妙论蜂起、政见纷呈的局面。单纯用一个腔调说话的时代已如逝水。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实行差额选举法产生国家、政府、立法、司法和政协等方面的领导人。应当说,这的确显示出人大的‘‘橡皮图章”已“硬化”为铁印章。国务院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是关键
    在长达三万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改组国务院组织机构是下届政府工作的中心之一。
    国务院机构的设置,将按转变后的管理职能进行组建。俾使机构改革迈出决定意义的一步,同时,考虑到经改与政改的实际进程,领导方式转变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而这次改组既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又带有一定的过渡性质。
    毋庸置疑,此届人大在实施中共“十三大”推出的政改构想方面,将有相当程度的进展。赵紫阳、李鹏作为中共第二、三代核心领导,能否构筑推进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体制,海内外人士咸为关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