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由一闪念引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3-31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20日文章】题:歌剧《尼克松在中国》
    象许多作品一样,歌剧《尼克松在中国》是由一闪之念,多次没有兑现的尝试,读到某本书,饭桌上的闲聊,频繁的电话往来,以及艺术家的雄心等诸多方面组成的。不过,它也有与其他作品大不相同之处,它是真正的集体的产物。
    导演彼得·塞拉斯和词作者艾丽斯
    ·古德曼是哈佛大学的同学,作曲家约翰·亚当斯也毕业于哈佛,不过比他早10年。显然是哈佛给了他们智慧的源泉。作品问世后,有人称它是“一部鼓舞人心的作品,充满魅力、才气横溢……一句话,是一部佳作”,有人则称它是“呆板的、不可思议的”。
    然而,它却受到别的歌剧不曾享有的全国范围的注意。引起全国瞩目的原因取决于它的题材和它的导演,一位善于使艺术与时代相结合的奇才——塞拉斯。塞拉斯198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准备执导一部中国文化革命期间的芭蕾舞,作为自己的处女作搬上百老汇外的一家剧院舞台。但该剧内容充满道德说教,这一打算没有变成现实。不过它为以后创作《尼克松在中国》播下了一粒种子。
    1982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蒙纳诺克音乐节上,他执导了海登的《阿米达》。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开始研究越南和中国,读了《基辛格回忆录》。一天,他同也是前来参加音乐节的亚当斯在饭桌上闲聊,他们谈到歌剧,谈到尼克松访华……塞拉斯表示想写一部歌剧。亚当斯以为他是开玩笑,对此毫无反应。过了一年塞拉斯又提起这事,亚当斯还是没有当回事。大概又过了半年,亚当斯突然打电话问塞拉斯:“你是真要干吗?”塞拉斯说:“对!”亚当斯便说:“那好吧!”便这样定了下来。
    1984年,亚当斯、塞拉斯还有古德曼三人在华盛顿聚会,商讨写歌剧的事。古德曼是塞拉斯特地邀请来为歌剧写词的。其间他们阅读了斯坦利·卡诺的《毛泽东和中国:中国文化革命内幕》和理查德·尼克松的自传。他们商定,歌剧不要带讽刺性,也不要写成“政治卡通剧”,而是要写成一部大型史诗。随后,古德曼回到英国看材料着手写词,亚当斯回故乡伯克利作曲,塞拉斯留在顿,同他俩进行频繁电话联系。
    歌剧共分6场,第一场以尼克松乘坐的飞机在一座中国空军基地着陆作为开始。这部歌剧场面宏伟,布景豪华,演员阵容庞大,包括8名儿童,共64人参加演出。
    亚当斯说:“该剧第一场开始时的空军机场显然是本剧的巨大象征,它占据了整个舞台……飞机着陆时的音乐是刺激性的、夸张的,有点粗俗,但非常感人。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文化打入另一种文化的象征……”
    亚当斯说:“本剧有许多主题。尼克松并不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剧中的悲剧人物……”
    他说:“本剧无意修正对前总统的看法,尼克松本人来看戏,我也不会感到尴尬。”事实是:尼克松当选总统时,塞拉斯和古德曼只有10岁,他辞职时,两人仅16岁。
    尼克松的法律顾问伦纳德·加门特在布鲁克恩音乐学院观看了歌剧表演后说:“我非常喜欢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