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苏联的改革比不上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3-01

    【美国《华盛顿时报》2月24日文章】题:苏联的改革比不上中国的经济改革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想照搬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奇迹”。但是分析家们说,他的办法不对。
    一些数字可以说明“两国的经济情况大不相同”。近5年来,中国工业总产值实际上平均每年增长12%。
    伦敦的《经济学家》周刊报道,中国农民纷纷将其积蓄用于投资,以致农村工业产值在1983—1986年增长了266%,甚至连原来的自给农民也开始竞相购买电视机并在村办的新工厂寻找工作。
    中国农业生产率已经提高到这样的水平:至少两亿人不必再种地,这是普遍工业化的一个典型的起飞点。相反,苏联当局已承认,去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没有达到原订4.1%这一不算高的指标。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首先使农村经济摆脱中央的控制,从而使很多人支持他的改革。中国还吸取了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南朝鲜的经验。这些国家首先发展农业,然后再依靠农业方面的盈余资金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相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开始就进行令人痛苦的裁减。到1990年,至少有6万名官员失去工作。计划到本世纪末将裁减1600万工作人员。雷日科夫总理已警告说,在不久的将来,13%的国营企业可能不得不关闭。
    据在美国出版的《新俄罗斯言论报》主编科兹洛夫斯基说,在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两年后的今天,苏联仍然十分缺乏像牙膏、通心面和毛巾这样的商品。他说:“甚至在莫斯科商业区,商品供应情况也比13年前差得多。”
    哈佛大学俄国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古德曼最近在国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上说:“邓小平得到80%的人民(农民)的支持,而戈尔巴乔夫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还没有使任何一批人大大富裕起来。”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要比邓小平的改革谨慎一些。戈尔巴乔夫把农业放在次要地位,而集中力量改进工业管理。他所鼓励的自由市场改革的范围是有限的,规模很小,而且只集中在城市服务行业。
    古德曼说:“在莫斯科听到的抱怨是,改革者总是要求工人首先作出牺牲,但是工人们很少得到什么好外”。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从微观上指导苏联经济,但是,分析家们责备这个机构的官员们正在破坏下放权力的改革,因为这些改革要减少他们的作用。
    邓小平先生却没有遇到这种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