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积极培养管理人才和彻底「企业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2-29

    【香港《今天日报》2月16日社论】题:企业亏损与通胀
    根据大陆消息:中国年来的经济改革进程中,显然也出现了一些可忧虑的情况。其一是“企
    业的亏损”其区别是“通胀”的严重化
    以“企业‘的亏损”而言, 企
    业亏损总额,达到72.4亿元人民
    币,折合美元19,3亿。而在1983年,亏损额则只是10亿美元,易
    者之星亏损额增加近倍。
    值得注意的是,4年来中国有不少企业是在扩展或是创设的,汇积了多年的经验,而不曾取得一个“避免亏损”的方法。又或者是“创设新厂而扩大了亏损之门”。这些也正是问题的严
    重处。
    要找寻原因,或者北京当局会发现,还是“不外两项老毛病”:其一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二是官僚主义的作祟。
    而“官僚主义”自然又包括了“互相扯皮”、“好大喜功”及至“以权谋私”——例如通过“开厂”之类,以增进私人利益而其实缺乏开厂的条件。这种趋向,自然相当危险。
    但以言“治病”之方,似乎也不怎么复杂,还是在于:一、必须积极培养管理人才,和“计划”人才。二、一经开展,就必须彻底“企业化”,不容官僚插手,真正做得到“惟利是视”。
    有所不能时,我们以为,也不必勉强“保持”该裁撤的马上裁撤,该引进外资接手的就致力找寻外资,总之国家就是不能“老背包袱”。
    至于“通胀”问题,我们却认为,这是经济发展不可或免的趋向。
    易言之,与其过份重视“压抑”,自不如致力于“开辟财源”和“找寻漏源”。
    例如企业的亏损,就已造成财力滥支的一个缺口,能够做好这类“堵塞”工作,“通胀”也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