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苏科学家:提出关于超导性的理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2-29

    【塔斯社杜布纳2月8日电】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教授维克托·阿克肖诺夫提出的科学理论为制造在-150℃至室温温度下无损耗导电材料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同塔斯社记者谈话时他回顾说,高温超导效应大约一年前在世界上几个物理学中心同时首次发现。专家们在陶瓷中发现了这种效应,其中一种陶瓷含铜、氧、钇和钡,另一种含铜、氧、镧和锶。现在美国、中国、法国、苏联、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实验室正在进行实验,寻找新型陶瓷,而理论家们正试图解释这种效应的实质。超导陶瓷能引起动力学、电子学和其他技术领域的革命,但高温超导效应的性质至今没有研究透。这种情况阻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阿克肖诺夫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在新型超导陶瓷中,促成超导性的基本元素是铜原子和氧原子。它们的电子“成双配对”,形成所谓的古柏对(超导电子对)。正是它们传输电流。当古柏对在陶瓷内部运动时,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它,或使其减速,就是说不会产生对古柏对运动的阻力,这意味着古柏对能够无损耗地传导电流。
    教授接着说:“钇和钡、镧和锶的原子在超导陶瓷中形成晶格,电子在晶格振荡作用下联合成对。因此不仅能在室温下,而且如果从理论上推断的话,还能够在800—1000℃下,在陶瓷内观察到超导效应。就是说直至材料开始熔化和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为止。”
    按照需要选择钇和钡、镧和锶的比例,并以必要的方式借助核粒子束照射改变晶格,就能提高超导体温度“临界点”。阿克肖诺夫认为,计划于今年夏季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开始进行的由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家们参加的实验,将帮助获得更加详细的改进超导材料的“配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