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阅读
  • 0回复

一九八七年重大国际新闻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12-31

日本政府废除防卫费百分之一限额
    1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废除防卫费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在日本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日本社会党和公明党等纷纷发表抗议声明,指出这一决定将导致日本正式军事大国化,将给亚洲邻国造成威胁,并表示要为迫使内阁撤销这一决定而斗争。亚洲各国对日本政府增强军事力量的作法极为敏感,大多数表示担心和警惕。苏联对这一决定表示反对,美国则表示欢迎。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和六月全会
    一月全会讨论了改革和干部政策问题,原则通过了《国营企业法》草案。戈尔巴乔夫在会上不点名地猛烈抨击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错误。六月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党在根本改革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的决议。这两次全会强调了苏联改革的“不可逆转性,”制定了进行“深刻而全面改革”的方针、任务和具体措施。世界舆论认为,这两次全会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转入实施阶段。超导研究新突破
    2月15日,美国体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美籍华人朱经武和亚拉巴马大学教授吴茂昆首先在液氮温区获得了转变温度为98K的超导体。2月24日,中国宣布获得转变温度100K以上的超导体,并向全世界公布了新超导材料的成份。随后,西德、日本、苏联等国也都先后宣布超导研究取得成果。专家们认为,新成果表明,在室温下不可能出现超导的理论是没有根据的。从液氦温区向液氮温区的转变,是超导研究的一个划时代突破。鲁斯特机降红场
    5月28日傍晚,19岁的西德公民鲁斯特驾驶一架单发动机轻型运动飞机,超低空飞行进入苏联,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前的红场降落。世界舆论为苏防空漏洞如此之大而哗然。苏共中央为此解除了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和国土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的职务。9月4日,苏最高法院以院以“非法侵入”为名判处鲁斯特在普通劳改营服刑4年。越最高层领导人事全部刷新
    6月18日,越南第八届国会会议确定范雄接替范文同的总理职务、武忐公取代长征为国务委员会主席。这是继去年12月党领导人事变动后政府领导人事的一次重大改组。在去年12月举行的越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阮文灵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原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长征和总理范文同及政治局委员黎德寿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政治局委员职务。今年2月,黎德英则接替文进勇担任了国防部长。世界人口突破50亿
    7月11日被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地球上第50亿个居民马特伊·加斯帕尔于当地时间上午9时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诞生。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为此专程前去看望。萨格勒布市被定为第50亿个居民城。这一天德奎利亚尔还通电全世界,号召国际社会合作控制人口增长。海湾局势紧张
    7月22日,美开始为悬挂美国旗的科威特油轮护航。这是海湾局势激化的一个标志。两伊战争自1984年以来从“袭城战”发展到新的争夺海湾石油通道的“袭船战”。今年5月,美国“斯塔克”号油轮在海湾被伊拉克误炸。在美海军护航开始后,油轮多次触雷或挨炸,美国也几次袭击伊朗舰船和海上石油开采平台以示报复。现在,苏、美、英、法、意、比、荷、西德等国的80多艘舰只借扫雷和护航名义集结海湾。海湾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和热点中的热点。斯印签署和平协议
    7月29日,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与印度总理拉·甘地在科伦坡签署了关于结束斯种族冲突的和平协议。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的种族矛盾由来已久。以往斯政府军对泰米尔反叛分子的数度围剿,均因印度支援泰米尔反叛分子而受挫。斯印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泰米尔人放下武器,政府军撤出贾夫纳半岛,印派“维持和平部队”监督停火等等。反政府力量最强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反对此协议,拒不停火,拉·甘地命令印军彻底摧毁该组织。10月21日,印“维持和平部队”攻占了泰米尔猛虎组织固守的贾夫纳。印军现仍未从斯里兰卡撤走。
    7月31日下午,麦加大清真寺举行宗教仪式,数以万计的伊朗朝觐者发起游行,扩音器中传出反对美、苏、以的口号声,接着有人捣毁和焚烧汽车。游行的人同前来维持治安的沙特阿拉伯警察发生冲突。据沙特政府宣布,骚乱中有402人死亡,其中有275名伊朗人,另有649人受伤。麦加流血事件给穆斯林国家的团结增加了新裂痕,恶化了复杂的海湾局势和伊朗—沙特关系。中美洲五国签署和平协议
    8月7日,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5国总统就中美洲地区实现停火和民主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协议,签署了《在中美洲建立稳定与持久和平的程序》的文件,使争端迭起、战乱不休、危机重重的中美洲出现了和平曙光。中美洲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为解决中美洲冲突,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进行了不懈努力。今年5月,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提出了中美洲和平计划,促成了五国和平协议。菲再次发生未遂政变
    8月28日,一些忠于前总统马科斯的叛军发生政变,袭击了马拉卡南宫总统府,占领了几条街道,并企图攻占马尼拉南郊的电视台,造成50多人死亡。由于武装部队支持科·阿基诺总统,政变被平息。这是自科·阿基诺去年2月25日执政以来,菲律宾发生的第五起未遂政变。此次政变领导人奥纳桑是原国防部长恩里莱的助手,于12月9日被逮捕。昂纳克访问西德
    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应邀于9月7日至11日对西德进行正式访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德国一分为二以来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联邦德国,成为两个德国关系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两国关系有重大突破,引起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斐济政变后成立共和国
    9月25日,斐济保安部队司令西蒂韦尼·兰布卡上校发动政变,10月6日宣布废除宪法并成立共和国,自任国家元首。10月15日,英女王接受了原斐济总督加尼劳的辞职,斐济从此脱离英联邦,中止了长达113年之久的与英国君主之间的关系。12月兰布卡辞去国家元首改任内政部长要职。并任命前总督加尼劳为总统,马拉为总理。股市狂泻与美元暴跌
    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价格的平均指数暴跌508点,降幅达22.62%,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一”。这股暴跌风迅即席卷世界各大股票市场。数日之后,股市风潮冲击到外汇市场,进一步促使美元汇价下泻到战后最低点。这场国际金融风暴来势之猛、规模之大是近百年来所罕见的,对西方经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经济学家分析,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美长期存在的庞大的财政和外贸赤字难以解决,人们对美经济前景产生忧虑,二是近年来道一琼斯工业股票行市一直看涨,远远超过企业实际资本和利润的增长,这种虚假的繁荣,迟早要靠股市下跌来解决。竹下登任日本新首相
    10月20日,63岁的自民党干事长竹下登被中曾根指定为该党新总裁,至此,自民党各派围绕总裁和首相宝座的角逐宣告结束。在11月6日日本国会第110次临时会议上,竹下登当选为日本第46位首相,并于当晚组成了新内阁。竹下登表示要继承中曾根的基本路线,在内政方面,主张积极的财政论和日本列岛故乡论;在外交上,主张以日美协调为基轴,积极发挥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布尔吉巴被推翻
    突尼斯总理本·阿里11月7日早晨在电台宣读一项公报说,为了执行宪法第57条,并根据一项医疗报告,84岁的突尼斯终身总统布尔吉巴因丧失了工作能力而辞去他的职务。本·阿里自任共和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并于同日上午宣布成立新政府。这次和平的政权更迭在突国内外均受到支持。布尔吉巴在突尼斯执政达31年之久,享有“国父”之称。叶利钦被解职
    11月11日,苏共莫斯科市委全体会议解除了叶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和常委会委员职务,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亲自参加了会议。叶利钦以改革“激进派”著称。10月21日,他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辞职,理由是他的工作“没有得到中央书记处的支持”,“改革没有给人们带来什么东西”等。戈在莫斯科市委全会上批评叶在政治上“不成熟”、“不称职”,在中央全会上的发言是“煽动性”的。叶被解职使苏国内和国际舆论对苏联改革的命运议论纷纷。11月18日叶利钦被任命为部长级的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苏外交部发言人同时公开声明叶被解职与改革命运无关。阿拉伯首脑特别会议
    11月8日至11月11日,21个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部长级官员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特别会议。会议讨论了两伊战争、埃及回归阿盟、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及黎巴嫩局势等问题。这次会议在消除分歧、增进团结、统一立场方面达到了预期目的,是1982年非斯会议以来最成功的一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会议后仅几天内,阿联酋、伊拉克、摩洛哥、科威特、阿拉伯也门、沙特和巴林便正式宣布同埃及恢复了正式外交关系。西哈努克会见洪森
    西哈努克亲王同金边政权“部长会议主席”洪森于12月2日至4日在法国北部小城费尔昂塔德努瓦会晤。这是越南1978年入侵柬埔寨以来,西哈努克同柬伪政权人物的第一次接触。12月4日双方签署的一项联合公报宣布达成4点协议,并商定1988年春季继续会晤。公报未提及越南从柬撤军问题。对西—洪会晤一事,民柬方面未正式表态;宋双派多次声明,参加会谈的前提条件是越南参加并同时宣布从柬撤军。美苏首脑签署中导条约
    12月7日至10日,戈尔巴乔夫同里根在华盛顿会晤,8日双方在白宫签署了美苏中导条约。条约规定双方在3年内全部销毁各自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中导条约的正式签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和积极评价。但世界舆论同时认为,中导数量只占美苏核武库的4%左右,签署中导条约只是一个良好开端,并未从根本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值得注意的是,西欧国家对销除中导喜忧参半,他们担心西欧将因此更易受到苏联的攻击。卢泰愚当选南朝鲜总统
    12月16日,南朝鲜举行了自1971年以来第一次由公民直接投票的总统选举。2587万选民中有89.1%参加了选举。治安当局以“防止暴力”为名部署了6万警察。选举结果,执政的民主正义党候选人卢泰愚得票率为36.4%,反对党统一民主党候选人金泳三得27.1%,和平民主党候选人金大中得26.3%。开票之后,在野党立即指责当局在选举中舞弊,宣布“选举无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