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开放 放松 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5-29

    【纽约《北美日报》5月16日社论】题:开放
    ·放松·信心
    不回避、而且充满信心地处理敏感问题,报喜也报忧,表明中国的开放、改革正在深入,领导人胸襟开阔,放松,自信,令人鼓舞。
    思想政治斗争、各种意识形态争夺阵地、权力转移或者再分配,在一切社会都有’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中国领导经过“文革”大动乱的教训,决心保持安定团结,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逐步学会了新的思想政治斗争方式,把政治思想斗争尽可能保持在人民内部(即非敌对)的范围之内,并且主要在党内进行’按照法律办事,尊重批判对象的公民权利’这是极为重要的进步。
    现在《人民日报》开辟专栏来议论物价这个敏感问题很有必要。既然广大群众都关心’当局关于物价问题的决策就需要让人民理解以取得支持,并且得到他们的监督。报纸恐怕不宜只限于“陆续发表一些谈物价问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而已,也应该让读者发表意见,提出批评和建议。
    报纸、通讯社不回避敏感问题,也不怕报道缺点、错误、天灾、人祸,这才真正有点象个传播媒体的样子。报刊电台可以、也应该宣传当局的政策,报道成就,但绝不应该只限于此。人民有权知道政府工作中的缺失和问题,也很关心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毛病和天灾人祸。过去那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据说是为了鼓舞人心,免授敌人以柄,以图巩固政权,但是实际上违背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彻底的唯物主义应该无所畏惧,而隐瞒真相则是软弱的表现。如今改革政策很得人心,当局表现了心情放松而自信。应该有信心,放松,大可不必把本来并不那么大的事情看得很严重,说老实话天塌不下来,却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一个复杂的社会不可能人们的意见都一致。听惯了不同意见也就会习以为常,七嘴八舌其实是正常现象。
    这无疑会十分有利团结最广泛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并且化消极力量为积极力量’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