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苏对中国的不退让态度没有改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4-29

    【南斯拉夫《今日》周刊4月21日评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上周到达莫斯科。
    这一次已经是第10轮磋商了。前9轮磋商没有取得明显进展。这一次谈判,罗高寿由于年轻而灵活取代了伊利切夫。事实表明,这仅仅是作风的变化,苏联对中国的基本要求采取的不退让态度并没有改变。
    中国人认为,他们在军事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从地图上苏联军队的部署来看,中国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两国“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线以外,苏联还在中国北部邻国蒙古部署了军队;从1979年底起在中国西部邻国阿富汗部署了军队;苏军在中国南部邻国越南有好几个军事基地。
    尼克松不久前撰文写道,中美接近并不是因为有共同的理想,而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双方都认为必须制止苏联的扩张主义。
    这种“大三角”关系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逻辑:同莫斯科关系恶化把北京推到华盛顿一边;而现在正相反,同华盛顿的关系恶化又导致了北京和莫斯科的接近。对北京来说,理想的结果是既同莫斯科又同华盛顿保持良好的但不是过头的关系。
    在作了这种战略上的盘算以后,中国人表示,不愿意受华盛顿或者莫斯科的全球战略的支配。他们坚持奉行自主与独立的政策。他们反对霸权主义,不管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还是苏联的霸权主义。
    世界关系的这种发展,对来自莫斯科的春风产生了影响。戈尔巴乔夫越来越尊重世界现实,并努力适应这一现实。近两年来在外交事务上创造了新的气氛并进行了改革。因此不久前苏联从阿富汗撤出了几个团的兵力,上周又宣布从蒙古撤出一个机械化师和其他部队。
    中国对苏联的这些步骤反应冷淡。他们说,在阿富汗还有十几万苏联军队;从蒙古撤出的是驻扎在蒙苏边界的部队,而不是部署在蒙中边界的部队。
    双方关系的改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发展速度也超出了几年前人们的预料。但是,只有在中国人确信莫斯科不再充当“大哥”的角色以后,他们才会同意双方关系完全正常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