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苏联公众对兼职做法褒贬不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3-30

    【苏联《消息报》2月5日文章】题:苏联公众对兼职褒贬不一
    去年底,本报登载了两位读者对兼职问题看法的来信,这些信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
    秋明市的贡恰罗夫说,对兼职的限制早就应该取消,因为它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单位的不少设备和仪器时而出现故障。为此,我们专门配备了一名技师,其月工资150至200卢布,可是他却有80%的上班时间没事干。但是,如不设这个定员,仪器出故障时就只能临时找人,再说费用也无处可出。如采用兼职人员就可避免上述不足。
    伊尔库茨克退休人员斯霍缅科反对兼职,认为这是欺骗行为。首先,事情没有糟到不搞兼职就混不下去的地步;其次,人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干好本职和兼职这两份工作。我市有一电工,他的上班工作时间是早8时至下午5时。在这期间,兼职单位需要他时,就把他叫走。结果,他上班8小时,倒可以拿双份工资。再说,规定8小时工作不是偶然的,人需要充足的休息,还要有教育子女和从事社会活动的时间。所以我认为,只应当在不宜设编内人员的单位设兼职人员,而且每天的兼职工作不应超过二三小时。
    伏龙芝的久边科认为,怕兼职人员“过分劳累”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农民自古以来早出晚归,也无人怕他们“过分劳累,。担心兼职人员“挣”得太多的想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钱是“挣”的而不是“偷”的。有人月工资高达500至700卢布,没人觉得这不合理,可是由于兼职多而挣了钱却遭到非议。
    莫斯科电工马托索夫支持采用兼职者劳动手册的做法。虽然兼职已被允许,但兼职的人不多,原因是登记手续太繁杂,而且如遇领导刁难,就会办不成事。所以,可由劳动安置局发放兼职劳动手册,同时收取少量费用作为手册工本费及工作人员的费用。而且应在身份证上注明领取劳动手册及兼职手册的情况,从而避免一身兼数职的现象出现。鉴于兼职工资也有社会保险提成,因故不能上兼职班也应付给适当报酬。
    塔什干退伍老战士和老劳模梅斯罗皮扬认为,应当一份工资就足以维持生活需要。我不反对兼职,但也不主张大力提倡。现在不少单位人浮于事。应当重新核定编制,并使劳动最大限度地机械化和自动化。最好不造成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以便形成对就业的健康竞争。纪律加强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工资自然就会高,那时也就无需采用兼职的做法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