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虽是传统口号 却有时代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1-31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一月二十七日社论】题:开源节流,勤俭建国,副题:评高消费政策
    艰苦奋斗与勤俭建国的口号在中国大陆再度被提起。此一持家建国的观点虽属旧调,但却具时代意义。我们衷心赞同。
    勤俭永远是项美德,自古以来就被炎黄子孙作为持家的准则。在生产力低,物质条件薄弱的情况下,勤俭更有它积极的意义。有勤才足以开源,持俭方能节流;既开源又节流,财富才得以日益累积。这项积财之道,不但主持家计奉为圭臬,经理国家财政更不能须臾背离它。尤其在一穷二白、底子薄、人口众多、发展经济初期,更应谨守这项积富至理。
    自三中全会实行开放政策’进行经济改革以来,相继引进了西方市场、消费等观念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很不幸的是,此一消费观念,未充分顾及现实,被盲目提倡,引入歧路,更主张以高消费作为刺激生产的手段。
    当然,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满足欲望。发展经济的目的也不外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增进其幸福。从长期、宏观来看,加速经济发展就是改善生活水准,两者并不矛盾。但就短期、微观来看,两者却正好冲突。
    如果愈想经济快速发展,更需大量资金,人民则需要有更多的储蓄,这就是要降低生活水准——勤俭、节约、低消费。
    依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采取低消费、高储蓄的政策,以便积存更多的资金作为投资生产之用,才是上策;至少消费水准也应该与生产水准取得相对的均衡,并且在此均衡安定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的发展,绝不可大搞高消费。
    高消费政策,不但在经济层面产生不利结果,社会层面也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高消费口号刺激了人们的胃口,人民的物质欲望大大地超越了国家的生产力。社会上纯朴的风气,也随着口号的膨胀,逐渐消失。
    我们不是反对消费,我们反对的是盲目的高消费政策。
    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我们认为勤俭持家、勤俭建国是正确的方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