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意中交流协会主席科隆博文章:邓要挽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1-28

    【意大利《今日报》一月二十一日文章】题:邓要挽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者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席科隆博)
    我并不是想要缩小中国所发生的一切的意义。胡耀邦辞去中共总书记职务肯定是一个重要事件。中国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进行努力,这一目标构成了在受人尊敬的邓小平领导下在一九七六年开始的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新进程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一项新的政策,是要实现真正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不同于资本主义,而是始终提防资本主义并与之进行斗争;同时,这条道路也不同于按照苏联模式实现的现实社会主义的道路,同这条道路相距甚远。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选择方面,领导集团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在这一基本选择上,不同的社会阶层也很容易就能取得广泛的一致,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工厂领导人和行政领导人。
    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以经济改革和社会文化及政治上更加民主为特征的新进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那么,有什么理由要冒着后退的风险改变航线呢?问题不在于改变政策,即改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要避免因过头、冒进和过激而使这一基本选择面临危机,这些不正确的立场和事实虽然也肯定也一基本选择,但从根本上不能对这一选择起到好作用。错误正在于此:学生们构成的新一代要求“快速前进”,知识分子要求绝对自由地“进展到底”。
    “象个大工地似的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情况不同,方式和步骤不同,中国的幅员辽阔,再加上几千年的传统,这些肯定都是改革进程中的实实在在的因素,这种改革进程要求的则是广泛的一致、团结、不发生反复的逐步前进’也就是说,要有中国的特色。
    没有这些特色,令人担心的事情就是,过于辽阔的、过于五花八门的“中国大工地”就会爆炸,就会一片混乱,就会无法治理,就会再次使任何进展归于完结。这就是邓小平所担心的东西,正是他采取了制止事态发展的措施,直至胡耀邦进行自我批评和辞职。
    从选择赵紫阳担任中共新领导人也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确实有效已经得到了肯定。赵负责领导政府方面的事务。
    彻底了解中国的这种“停停走走”是不容易的’但这是推进这一进程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推行新的政治选择的唯一可行办法。这是处于探索阶段的一种现实,其领导是十分宝贵的,领导集团了解变革的必要,但它又需要避免历史性的错误,避免现代社会中两种制度的实际错误,即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所犯的错误。
    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文件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在这一文件中敢于写出如下一段话’这种勇气,也许说是这种先锋作用是不可否定的,文件写道:“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是错误的。……必须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大大活跃起来,使各项决策建立在更加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了挽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新进程的大树,老邓同意砍掉一些树枝,担心一些猴子来破坏,但仍然把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即把他的在中国国内和世界上已经证明有效的路线保留下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