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法报文章:希拉克的阿拉伯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12-01

    【法国《巴黎日报》十一月十二日文章】题:希拉克的阿拉伯政策
    希拉克在人主马提翁大厦还不到一个月,就同密特朗一起决定拒绝前去轰炸利比亚的美国飞机飞越法国领土。这一决定在大西洋彼岸激起了一片抗议声。这是希拉克的法国同里根的美国之间的第一次龃龉,它的发生是以法国的阿拉伯政策为背景的。这无疑说明法国当局想保留奉行一套直正的阿拉伯政策的可能性。
    现在,法国为了替它的政府拒绝同叙利亚断交一事进行辩护,又一次表明了它希望能在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在黎巴嫩奉行一项积极的政策的愿望。同样,又引来了英国报界很多攻击。
    显然,以为人质事件和在巴黎发生恐怖主义的危险对法国外交毫无影响的看法是错误的。支持温和派政权然而,除了说明法国在努力争取在黎巴嫩的法国人质获释和对设置炸弹者进行威慑之外,希拉克最近对《华盛顿邮报》的谈话还突出表明了法国正在对其在阿拉伯世界的重点进行通盘考虑。希拉克的这部分谈话的大意是,必须尽一切努力来维持阿拉伯温和政权,而这首先要求西方国家不要“火上加油”。因为阿拉伯的青年人反美情绪十分强烈,也有一种反西方的情绪。抵御伊斯兰浪潮此外,目前许多阿拉伯国家面临经济和社会形势困难。上述种种因素使得“这块地方”确实非常有利于极端主义的浪潮。而西方国家采取的被视为是挑衅的主动行动又只能直接有利于极端主义浪潮。希拉克总理非常了解这一点。他在谈到玛撒切尔采取的同大马士革断交的决定时,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一点。
    希拉克认为,伊斯兰教浪潮是最危险的,甚至是唯一的真威胁。他说,“必须阻止什叶派伊斯兰思想对整个这一地区的渗透成为新的创伤。这比因一枚在一个西方国家首都的大街上没有爆炸的炸弹而断绝同叙利亚的外交关系要重要得多。”
    这意味着,除了支持温和国家之外,还应该支持那些最能反对伊斯兰攻势的国家。这就是法国采取支持伊拉克的政策的原因所在,因为伊拉克的抵抗力量对于阻止伊斯兰教浪潮和保持海湾地区国家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黎巴嫩是第一位这也是法国拒绝同叙利亚断交的部分原因之所在,因为叙利亚很有可能在解决海湾战争问题中发挥作用,而且它对那些希望黎巴嫩问题有朝一日能得到解决的人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希拉克不止一次地说过,没有叙利亚,黎巴嫩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希拉克则深信法国能为解决黎巴嫩问题作出贡献。同德黑兰进行最低限度对话最后,总理也象国家元首那样,认为要解决以色列—阿拉伯冲突“就得先找到一种以这样或那样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办法”。
    显然,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支持和鼓励赞同谈判解决问题的温和国家。还需要知道的是,怎样用上述把伊朗的意识形态看成是头号危险的分析来解释四月份开始的同伊朗的关系正常化。人质问题可能说明了法国之所以迅速采取新方针的原因。
    但是其它理由充满着现实政治色彩:伊朗革命虽然在发生变化,但是它将继续进行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同德黑兰建立最低限度的对话——含有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意思——是合适的,尽管法国与伊朗有明显的分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