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欧洲时报》文章:略谈大陆的“匿名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9-28

    【《欧洲时报》九月二十日文章】题略谈大陆的“匿名信”(作者一愚)
    中国大陆一些地方出现写“匿名信”告状的现象。有些人写信向领导机关和司法部门揭发某些人事问题,但信中不具真实姓名,甚至有意避免被查出笔迹,信封和信纸全是铅印字,有些还复印多份,到处散发,“轮番告”、“反复告”,大有不把对方整倒不罢休之势。写者只须花八分钱邮票,有关当局往往要兴师动众,四出调查。经过一年半载,往往查无实据。虽然澄清了事实,但却影响了被查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影响了被查单位的团结和工作,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大陆有人称这种匿名诬告为一大社会公害。
    为此,有人提出:凡是匿名信,一概不予理睬,来多少烧多少。以笔者愚见,这也失之偏颇。须知,当今的中国大陆,民主和法制还不够健全,民众不敢说话,直言者往往遭受报复。尤其中共各级机关对下层民众的来信,往往批转回原单位处理,这是给被揭发者打击报复揭发者一个口实。这也是许多写揭发信不愿具真实姓名和地址的原因。还有一些信,揭发的是事实,但揭发者怕麻烦,怕负责任,因此也不愿具名。如果把所有的匿名信通通付之一炬,虽然省却了许多麻烦,却切断了一条听取不同意见的路子。应当根据信件所列的情况加以分析,信或不信,查或不查,这对领导者的眼光、胆识和魄力,倒是一个考验。
    匿名诬告风之产生,主要是由于民主和法制不健全。要从根本上杜绝诬告之风,就要大力发扬民主,进一步健全法制。
    如果发扬民主让一般人有机会说话,讲错了也不打击报复,那诬告信也就会减少了许多。据说大陆的法律已有了“诬告反坐”的内容,诬告者慑于法威,也不敢任意匿名诬告了。
    在匿名诬告信中,还有一些是由于妒嫉的心理意识致使的,这是需要长期进行教育的。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的提高,民主风气的形成,以及社会的文明的发展,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是会逐步淡化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