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国际歌》及其稿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8-31

明年是鲍狄埃逝世百周年,其孙女埃克不再享有《国际歌》稿酬权,埃克对鲍狄埃在中国受到尊敬表示欣慰
    【希腊《论坛周报》文章】题:《国际歌》及其稿酬
    “我用《国际歌》的稿费建立了我自己的书房和厨房,”《国际歌》作者欧仁·鲍狄埃的八十三岁的孙女玛格丽特·埃克这样说。
    玛格丽特·埃克长期以来一直接受关于《国际歌》的稿酬。在她的存折上,注明了她每次收进的《国际歌》稿酬的数目,还有每年从意大利、以色列、匈牙利和加拿大等国收到的稿酬数字。
    然而,从明年开始,埃克不再享有接受《国际歌》稿酬的权利。根据规定,她的祖父逝世一百周年,这方面的权利便自然解除了。“这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埃克说。欧仁·鲍狄埃的这位孙女感到不满意的是,东方国家从来不为《国际歌》支付稿酬。
    埃克说:“全世界只有东方国家不付稿费,尽管那儿每五分钟就唱一次《国际歌》。”她还说:“我曾经写信给铁托,问他铁幕那边的国家不向我支付任何稿费是否合适。铁托回答说,《国际歌》是一位工人同志为其他工人同志写的,这里边不存在金钱问题。”
    埃克的更大的抱怨是,法国社会党人不唱《国际歌》。为此她曾写信质问密特朗总统。她说:“我对他大发雷霆。我说,社会党资产阶级化了,所以不唱《国际歌》。密特朗回答说,他更喜欢他的朋友、希腊作曲家赛奥多拉基斯写的歌曲《自由生活》,因为他觉得这首歌更现代化。但我对他说,《自由生活》这首歌是典型的希腊舞曲,不能激起群众的情绪。”
    俄国人尽管没有向玛格丽特·埃克付稿费,但在一九七○年为了表示对欧仁·鲍狄埃的纪念,专门邀请埃克访问了苏联。埃克说:“他们象接待英国女王那样接待我。他们让我登上了阿芙乐尔巡洋舰,全体水兵列队对着我高唱《国际歌》。然后让我在军舰的日志上签字。要知道,在我之前访问这艘军舰的人是胡志明。我还参观了列宁住过的地方。”
    同他的孙女相反,《国际歌》作者鲍狄埃的一生是充满冒险和斗争的一生。他在十五岁那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二十岁时进一家布厂工作。几年之后,他同沃尔默小姐结了婚,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布厂,同时继续创作大量的诗歌。巴黎公社期间,鲍狄埃被推选为巴黎第十一区的区长。一八七一年他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而被判处死刑。这一年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国际歌》。
    鲍狄埃被处死刑以后,被迫放弃斗争,离家出走。同他一起出走的只有一位年轻姑娘,即玛格丽特·埃克的祖母。他们两人逃到美国。最后,历尽波折,又重返法国。
    明年是鲍狄埃逝世一百周年,他的孙女将从此不再享受只为创作者带来麻烦的这首《国际歌》的稿酬。不过,玛格丽特·埃克看来并不因此感到忧虑。
    她说:“我所希望的是,人们不要忘记我祖父逝世一百周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曾建议向我们赠送欧仁·鲍狄埃的大理石半身像。在中国,我的祖父仍然受到普遍的尊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