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苏联之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6-27

【英国《观察家报》六月八日文章】题:“苏联之春”(原编者按:丹尼斯·希利随议会代表团访苏回国后说,苏联正在进行一场使人产生希望的革命,这场革命可能影响到超级大国的关系。)
    这次是我第八次访问苏联。每次访苏,我所看到的最明显的变化都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十来岁的男孩子普遍穿蓝色牛仔裤,女孩子亦如此。半导体收音机高声播放西方摇滚乐。我甚至看到两个姑娘浓妆艳抹,梳着“朋克”式的头发。国际青年文化现在已在苏联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至少在苏联欧洲地区是这样。然而,比以前更甚的是,我在扎戈尔斯克的一些教堂里,看到一些年青人在划十字祈祷,所到之处,我都看到年青人在拥挤的教堂做礼拜。
    苏联正在进行一场使人产生希望的革命。人民知道,自斯大林时代以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在穿衣和住房方面取得了多大改善。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与西欧之间还有多大差距,尽管格鲁吉亚的生活水平与希腊和土耳其差不多,比俄罗斯联邦的生活水平还高。戈尔巴乔夫知道,如果不大规模发展经济,他是不能满足这些希望的。加强纪律、解除腐败无能的管理人员的职务和限制酗酒等措施已取得一些成绩,尽管这些措施对普通老百姓的作用比对党员和国家官员的作用小得多。但是,除非戈尔巴乔夫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力量,特别是在分配制度方面发挥市场力量,否则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得大量多生产优质消费品来奖励人们更加努力工作和迅速转入高技术领域。西方工业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
    石油降价使戈尔巴乔夫严重缺少外汇。由于美国限制出口高技术,苏联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第二次产业革命。这就是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的关键,也是对那些仍然认为戈尔巴乔夫最近的主动行动只不过是想分化或欺骗西方的人的一个回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