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中国:许多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在消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5-31

    【香港《南华早报》五月十一日文章】题:向文化遗产告别(记者贾斯帕·贝克尔)
    在中国最东端的普陀山岛上,回荡着一片斧凿之声,工匠们正在重新制作二十年前被毁坏的一万尊佛像。
    普陀山是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化革命开始时遭到了破坏,随后被封闭,去年年底重新对外开放。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政府允许佛教和其他宗教进行活动。这表明中国采取了新的开放政策,同时也是为了让非常想探索东方奥秘的旅游者参观。
    北京的官员们已认识到,新的五年计划把旅游业列为需要迅速发展的事业。一九九○年,估计将有三百万旅游者到中国旅游。
    在恐怖活动和核事故吓得旅游者不敢去欧洲的情况下,中国人确信美国和日本的旅游者一定会大批涌进中国。
    美国旅游业的一位高级官员最近赞叹说:“从图片和电影上看,中国仿佛是一幅玉雕的风景画,其间,美丽动人的河流湖泊映照着古代的宫殿和庙宇。”
    但是,具有古代帝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正在迅速消失。
    最近,由于生活水准提高,已引起了一股建设和破坏的浪潮。
    正象战后的欧洲一样,农民和市民都忙于拆除具有中世纪风格的木屋,纷纷抛弃祖传的老式家具。
    当我驱车在中国东部比较富裕的省份旅行时,沿途煤渣砖砌成的别墅式建筑星罗棋布,显示房主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但是很少看到有特色的灰瓦农舍或古朴的村舍。
    象普陀山和西湖这样的主要旅游胜地很晚才恢复对旅游者开放。但是,杭州本身的总体特点和独特风格差不多已经消失了。
    虽然,北京郊外的芦沟桥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然而,当局却听任这件有九百年悠久历史的雄伟壮观的雕刻艺术杰作在每天川流不息的载重卡车的辗压下逐渐损毁,并听任上游一座发电厂的烟尘对它的污染。
    另一处重点文物,即地处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建于五百年前的王府自一九七九年以后受到了保护,但是它曾成为一个大杂院。这座王府被用来存放破家具,而另外五座明朝的建筑起码直到去年还被一所学校、一个塑料厂、药物研究所和地方教育局占着。
    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令人难以理解。一方面,老百姓和领导人对他们的古代文明津津乐道,并能从最遥远的某些事物中找到历史的联系,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能使人回想起昔日光荣的具体事物却不重视。
    正当旅游者能来中国观赏中国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的时候,如果许多文化遗产已不复存在,这会使中国人非常尴尬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