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台湾少年中的五种倾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5-29

    【香港《快报》五月十八日文章】题:台少年族五大征候
台湾的文人,愈来愈倾向于“用××族”来概括具备某一类特征的人士。譬如“上班族”泛指受薪阶级,“追星族”是跟踪影星索取签名照的影迷。台北一家畅销杂志把“少年族”又细分为五个支族:
    一、跷课族。跷课是闽南话逃课的意思。
上午八九点钟经过麦唐纳餐厅,隔着玻璃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中学生,表情怡然自得地谈笑着;下午两三点钟,欧式自助餐厅又坐满男女学生,玩扑克牌、抽烟、聊天,整个屋子烟雾弥漫,吵嚷声压过了餐厅播放的音乐。
    二、东洋族。他们头上的发夹、发带,身上穿的运动衫,外套上佩戴的胸花别针,口袋里的手帕,手上的链子戒指,脚上的鞋袜,背袋上一串串叮叮当当的小玩意儿,没有一样不是来自东洋。在台北,出售日本货的店铺愈开愈多,年轻人追求日本商品的风气也愈来愈浓,走在台北街头往往会以为置身日本。“东洋族”的穿着很独特,身上穿几件衣服就至少有几种颜色,而且是鲜明的对比色。衣服上贴满各种贴布,有的还故意将衣服划破,再用印有花纹的OK绷贴着,鞋子是一红一绿,耳环是只戴一边,十片指甲涂上十种颜色。
    三、庞克族。发型新颖,一边理得光光的。另一边则是参差不齐地散在额头,有的刘海甚至垂到鼻尖遮住眼睛。还有些男孩将头顶的头发往前梳,喷上各种颜料,后脑的头发剃得看见头皮。“怪”就是他们的美,愈怪就愈美。
    四、飞车族。衣着新潮的电骑士,驾着超速摩托车穿梭于市区街巷,风驰电掣,.象超越障碍一般,惊险而刺激,惹得路人侧目而视。
    五、霹雳族。在西门町一带,一大群年轻人围起来就跳霹雳舞,他们一转身,一甩头,汗就会溅到别人身上,个个身怀绝技。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还会产生什么新的族名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