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英国《经济学家》认为:现在是发展核电站的大好时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4-30

    【英国《经济学家》三月二十九日文章】题:核的魅力
    今天,只有在核发电方面大量投资,才可保障九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后获取能源不会花费很高的成本。在许多人看来,在经济再次陶醉于廉价石油的时候,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愚蠢可笑。
    仅仅三个月,石油价格就降低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现在买油的花费以实价计算比七十年代初还少。天然气和国际贸易中的煤炭价格也出现大跌落。这种能源价格便宜的年代似乎会持续几年,各国政府、股票市场、冶炼厂和汽车司机们对此欢欣鼓舞。但是,他们还需要记住这条古谚:“阳光好时补屋顶”。石油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每年烧掉的石油比发现的多。从九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末,随着需求的增加以及北海和北美等非欧佩克石油产地油产量的逐渐减少,海湾国家将再次主宰石油市场。
    当然,新发现的几个有得克萨斯那么大的油田会推迟这种变化的到来,但是不会永久改变这种变化的格局。下个世纪中全球人口将增加二十亿左右,如果这种膨胀的人口不陷于贫困,那么他们和现有的五十亿人口将需要大量干净而廉价的能源。这种能源只有取自核能。因此,各国政治家不把一时便宜的石油作为推迟就在何地建新的核电厂,在何地倾倒核废料的问题作出决定的借口,那将是明智的。
    核发电的效率在经历了一个不稳的开端之后,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如果这种状况能保持下去,核发电将具有经济上无可辩驳的理由。目前从法国的核电站进口剩余电力的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已经看到,恰当发展的核电会使他们节省多少用电开支。法国出口的电力比他们从国内供电者那里得到的电要便宜百分之二十五。要想让燃煤发电站和燃油发电站消除核发电在成本上的优势,石油和煤炭的价格以实价算就得在今天的水平上维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办到。即使到了那时,如果有些国家能够象日本人那样只用六年时间就建成核发电站,而不是象美国人和不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人花十二年时间建成核电站,那么核电仍将不会失去它的优势。
    在全世界范围内,甚至包括通货膨胀一度出现超高水平的阿根廷、巴西和以色列等国,利率下降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使目前这个能源便宜的十年成了建造资本密集型核电站的大好时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