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长征新记(三十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2-27

    指挥结构是复杂的。在中央军委奥托·布劳恩、博古和周恩来三人小组下面是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兼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副总司令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以及参谋长刘伯承。
    走在中央的是两个纵队。一个是叶剑英指挥的军委第一纵队。叶剑英后来成为红军领导人,任国防部长多年。另一个是罗迈(李维汉)为首的中央第二纵队。他的副手是共产党保卫局局长邓发。
    长征开始前,每支部队都有一个代号。军委第一纵队叫红安;第二纵队叫红漳。一军团叫南昌;三军团叫福州。
    军委纵队又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有博古、奥托·布劳恩、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由他们组成最高指挥机构。这个梯队由彭雪枫领导。第二梯队主要是后勤人员;第三梯队包括工兵营、炮兵营和医疗队;第四梯队是干部团,由陈庚领导,他的副手是宋任穷。中央纵队也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教导师,由张经武领导;第二梯队是由补给、工厂、通信、教导等部门以及挑伕组成;第三梯队是医疗队,由贺诚领导;第四梯队由党政干部以及保卫团组成。这个梯队由政保局长姚哲领导,张南生任政治委员。
    中央纵队不能象作战纵队那样迅速行动。它有几千挑伕和辎重,还有老人、病号和伤员,挑伕甚至抬着办公室家具和卷宗档案,行动缓慢。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成为动作比较迅速的军委纵队的累赘,因此必然要开始把沉重包袱丢掉。
    中央纵队受到很好的保护,很少发生什么伤亡。伤亡大概是轰炸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如一匹马受惊后退,连骑者一起跌下悬崖,而不是由战斗造成的。
    红军象一队动作迟缓的大象来到苏区西南角,悄悄越过边界进入“白”区。到十月二十一日,红军穿过蒋的第一道堡垒封锁线,只不过遭到象征性的抵抗。这道封锁线是在江西最西南角的桃江,它是赣江的一条支流。他们进入广东省以后,前进方向仍是略微偏向西南。在一些人看来,这似乎难以理解,因为他们宣布的目标是向北向西同二军团和六军团会师。
    长征一开始就出现了最好的兆头——胜利冲过第一道封锁线,于是部队迅速向前推进到第二道封锁线,在十一月三日以同样速度穿过封锁线,而且未遇到什么大困难。部队的锐气减了一些,不过,到十一月十日,他们已过了尚未完成的粤汉铁路。这是一次旋风式战役,完成得很巧妙,虽然奥托·布劳恩说红军指挥员在细节问题上曾发生争吵,尤其是在一军团由于没有地图而耽误时间的问题上。(三十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