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苏联学者扎斯拉夫斯卡娅认为:金钱并非万能 应发挥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2-27

    【本报讯】苏联学者扎斯拉夫斯卡娅院士一月七日在《苏维埃俄罗斯报》上撰文,主张给人们自主权和主动权。她说,当一个人得到自主权和主动权时,当他的收入同劳动质量直接挂钩时,他的生产效率和责任心都会增大。
    这篇题为《社会资源》的文章说,怎样做才能使一个人对劳动感兴趣呢?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是,只有卢布才能激发人的兴趣。但是,近年来这种刺激奏效的情况越来越少。其原因就是目前的经济条件还能让许多不好好干活和不负责任的人饿不着,冻不着。他们可以游游逛逛,但其生活并不比埋头苦干的人差。这种现象对眼睛盯着这一切的人会产生消极影响。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优秀工作人员开始向中不溜的人看齐的反常情况。作者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经济和精神刺激制度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热情,使他对生产任务和社会需要都漠不关心。而不好好干活往往又受不到惩罚。不能说对这种现象没有进行斗争,领导上进行了批评,但事情极少闹到真正的处罚
    ——先是用卢布处罚,而后开除。
    文章接着说,当年建立了相当严格的社会主义原则:“不劳动者不得食。”现在对这一原则解释得缓和一些了:“多劳多得。”多劳的人能经常多得吗?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出格”的事情:奖金成了工资的理所当然的补
    充,劳动定额有时被降低到能超额一、二倍的程度。一个人不费什么劲就足能应
    付的岗位,却摆上好几个人。越来越经常地可以看见想少干活多拿钱的人。作者
    说,她作过调查,绝大多数人认为,在另外的经济条件下,他们的劳动效果会大
    得多。这些条件是:当一个人得到自主权和主动权时,当他的收入同劳动质量直接挂钩时,他的生产效率和责任心都会增大。如果在劳动中没有自主性,那就限制了劳动者发挥主动性的天地,阻碍他们主人翁感的发挥,束缚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如果劳动失去了创造性,也就丧失了它的吸引力。劳动就变成履行义务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