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李焕批评俞国华不重视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2-26

    【台湾《雷声》周刊二月一日文章】题:李焕公然挑战俞国华(作者方大炎)
    教育部长李焕由于可以通天,所以在作为上有时并不把行政院长俞国华看得很重。
    李焕上周二在其所召集的一次全国大学校长会议中,对行政院在“百年树人”的这项重大事业上没有作出巨大的投资一事,表示了他的不满。李焕指出:教育上的若干老问题,不是教育部不解决,而是无法解决。他甚至不留余地的说:以目前政府十四项建设计划无一项文化教育建设项目为例,显示政府对教育不够重视。
    十五位国立大学的校长们听了李焕的这几句话后,起先不免有点愕然,因为一般部长是不太敢说出这种不满意上级的话的。十四项建设计划是俞国华内阁的重要施政方针,李焕的几句话,使得该计划黯然失色,甚至可以说是对该计划取得的成就的全盘否定。那不就等于间接否定俞内阁的作为而径向俞内阁挑战吗?
    到教育部一年七个多月的李焕,曾经很细心地翻阅过若干过去的档卷。李焕在获知俞内阁决定经济建设中的“十四项建设”时,其中并无一个项目是教育文化建设项目,使得李焕本人大为惊异,认为十四项建设的项目有待商榷,而李焕也曾在行政院院会中正式反映,并且强调指出:教育预算要看作国家建设的重大投资,不能看作一项消费性支出,现在教育上不投资,将来国家建设没人才,将后悔晚矣!言词之间显然指出十四项计划的安排,有未尽妥当之处,言外之意自然是指责俞国华的处理未尽妥当了!尤其当李焕指出:教育预算要看作是国家建设的投资,不能看作一项消费性支出时,据说俞国华在院会主席的位子上,也感到相当的不是味道,弦外之意显然是责备俞国华不懂教育投资的真谛,搞财金的院长只懂得经济建设中的“硬件”,不懂得经济建设中的“软件”,将来没有国家建设的人才,你俞国华得负其责任……。
    李焕的话还不止此。他还滔滔不绝地说:大家总认为,国家过去总收入增加三百亿或五百亿,是工业或农业的发展收入所得。但事实上工业或农业的发展,还是靠政府培养的人才,故以投资报酬率的观点来看,在教育上多投资一百亿,十年后的回收将不止五百亿。而且目前教育经费占总预算的百分之十二点四,显然偏低,今后他将尽力争取提高。
    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发展十四项建设,没有人才没有用,教育投资实在不能再忽视了……!
    李焕居然在人数甚众的高级分子之前,大谈其国家总收入的增加,在基本上是靠教育发展的结果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而且言及其非本行的投资报酬率,归结起来仍然是十四项建设核定内容的不当,这显然是针对行政院长俞国华而发。指责俞国华不在教育上投资,将来会影响到人才的培育,人才不及早培育,便会进一步的阻滞国家的建设。
    在政坛中一般都知道李焕是第三院长。军事、外交的事情由最高当局管,所以是第一院长;财经方面事项是由俞国华管,所以是第二院长;教育文化方面的事情,李焕自己管,俞国华放手不管,所以李焕是第三院长。此次由李焕在大学校长会议中的发言,似乎益发奠定了李焕第三院长的地位,足见传说不虚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