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制定长期计划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2-25

    【《日本经济新闻》一月十八日一期文章】题:制定长期计划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作者河野丰弘)(原文提要:长期计划明确勾勒了企业的未来形象,使企业能从战略高度看问题。为了使长期计划取得成功,下述五点是重要的:
    第一,计划重点不仅应放在数量上,而且更应放在战略项目上。为此,拥有两个计划,即长期战略规划和中期计划是有益的。
    第二,发现长期的战略上的机会与问题需要假以时日。为此,应发挥各种委员会或小组的作用。
    第三,长期计划需要同企业文化(注)相适应,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企业文化的变革。
    第四,收集战略情报时,不仅要重视正式的情报来源,而且要重视和收集非正式的和口头传播的情报。
    第五,长期计划的实行要同对企业成绩的评定结合起来。)两个机能:革新与统筹制定长期经营计划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要明确勾勒企业未来面貌,具体规划出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产品和市场战略,明确今后应当如何行动的具体步骤,另一个是加强旨在实行这一经营战略的组织、人员、设备的经营结构,并为此而合理分配资源。前者主要是革新机能,后者主要是统筹机能。
    决定这类战略既可以以直观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分析的方法进行。制定长期计划应考虑到尽可能收集情报和意见,有分析地确定战略意图。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来源于及早发现增长领域,许多企业展开相互竞争,而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探索有益的机会和有分析地确定意图。
    长期计划可以分成下述四类:(1)数量的;(2)全面开花式的;(3)重点项目的(集中于重要问题;(4)重点项目而又以数量汇总的。其中,后两类正在不断增加。在以往的高速增长时期,制定以设备投资为中心的侧重数量的长期计划是可行的,但今天质量的革新要比数量增加重要。另外,全面开花式的不可能缩小或撤销某个部门,不可能发现前所未有的新事业。因此,制定两个长期计划,即长期战略规划和中期规划的企业增多了。佳能、松下电器产业等企业都采取这种作法。
    长期战略规定了企业五至七年以上的大方向,并设定战略项目。中期计划期限三年左右,重点放在提高今后竞争能力和设备、人员等企业素质上。中期计划略带数量式计划的性质,由各部门参加,一步步地进行。加强战略计划部门是不可缺少的虽说长期计划是自上而下制定的,但企业最高领导人不能随意行事,应当以所得的情报信息为依据。为此,需要加强战略计划部门。不是“组织服从战略”,而是要“首先确定战略,然后充实旨在实现这一战略的组织”。具体说来,就是要充实企业最高经营者队伍、企划室、开发部、技术研究所、营业部门的调查机能和项目小组,加强战略计划体制。
    例如,佳能公司除了充实研究所之外,还组成了十四个未来技术探索小组,寻找未来的关键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新产品、新事业的可能性。此外,还挑选出有创见的人才一起吃住,就三年后的目标进行集中研究。其中,新事业探索小组也将拿出自己的设想。这些设想将提交给有关的国际会议讨论,然后确定关于新产品的长期战略和中期计划。这里谈到提交国际会议,是因为企业活动已发展成国际性的了。
    为了使上述战略计划和中期计划具体化,还需要得到各部门、尤其是事业部和直属业务部门的合作。要提高各部门的战略意识,使它们在从事短期的日常业务活动的同时,关心中期战略,具有革新精神。为此,应让各部门参与中期计划的制定。但是,在参加制定计划之前,需要采取措施使企业文化活跃起来,需要进一步革新,造成敢冒风险的空气。企业文化呆滞不振,既不能产生出色的战略计划,也不能使最高经营者拟定的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那么,当企业文化不适应战略需要时,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来改变呢?笔者认为有三种方式。第一是总体方式即从总体上变革;第二是通过小战略的实行变革意识;第三是通过改变组织和人事制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来变革。要把变革企业文化纳入长期计划中,一面变革意识,一面制定和实行长期计划。这时,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制定计划,使人们具备长远观念上。制定经营战略时,要充分收集有关的情报信息。过分地依靠直观的判断和经验是危险的。据调查,企业经常收集一般经营环境的情报和本行业的情报,而在本行业的情报中,特别注重收集市场规模和各个市场的特色、商品流通途径、竞争状态、研究开发与生产技术、原材料、零部件供应情况等。最高领导人亲临现场的效果实施长期计划有两条渠道,一是由开发部门负责,一是由从事日常活动的直属业务部门负责。最高领导人对二者的工作成绩加以研究,给予评价,是实施长期计划的重要条件。
    在日本,以经济报酬来反映实际成绩的作法是很少见的。毋宁说,企业最高领导人对其工作成绩的认可,就是一种报酬和奖赏。因而,最高领导人亲临现场,对工作成果加以研究评价,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从时间的推移来看,以经济报酬反映实际成绩的作法稍有增加。
    在美国,企业在多数情况下采取以经济报酬反映实际成绩的办法。
    (注)企业文化:如果把人类按一定目的改造自然、发展和充实生活,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创造理解为文化,那么经营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比较经营学的发展,各国经营特点的不同之处日益明显,有人把这种不同之处归结为文化的不同,从而产生了经营文化一词。而企业文化的含义与经营文化基本相同,但使用时常常侧重于各个企业或公司的特色。
    (引自日本《现代用语基础知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