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第一滴血》在美国本有争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1-02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对影片《第一滴血》的故事和社会效果,美国许多制片人和编剧本来就有争议,因此从小说到影片历时十年之久,有几家电影公司、十几位制片人和数十名演员参与过,剧本和修改木有十八种之多。
    六十年代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大学毕业生戴维·莫雷尔看到了两则新闻报道。一则描绘了越南的一场大火;另一则叙述了美国某座城市的暴乱活动。莫雷尔把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写了一部小说,背景是美国。一九七二年,小说《第一滴血》问世。书中人物兰博在一座小城镇经历了可怕的遭遇,最后死去。此书一出,即被好莱坞看中,买下了版权。从此,兰博这个人物使各电影公司的管理人员、制片人、编导和演员伤了十年的脑筋。
    △一九七二年,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买了《第一滴血》,并请理查德·布鲁克斯编导。在布鲁克斯打算把结尾写成警官蒂斯利下令他手下人放下武器,然后走向没有武器的兰博,这时’枪声响了,兰博被击毙。布鲁克斯由于与哥伦比亚公司有分歧,放弃了编导工作。
    △一九七三年,华纳公司以十二万美元从哥伦比亚公司手中买到《第一滴血》,交给马丁·里特编导。在里特的剧本中,警官蒂斯利和兰博最后同归于尽。里特说:“我从不宽恕凶杀。因此我不能认为兰博是英雄。”因此,他未能拍成《第一滴血》。
    △一九七四年末和一九七五年初,西德尼·波拉克接手,他认为故事主题太阴暗,会给暴力活动制造借口,最后决定作罢。
    △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七年,又有人改写剧本,但两次都放弃了。
    △一九八一年,卡罗尔科公司从华纳公司手中买走《第一滴血》,然后由斯塔隆进行了七次修改。
    《第一滴血》剧本的修改与美国国内的政治情况有很大关系。在七十年代,美国公众厌恶越南战争,进而厌恶参战的美国军人。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随着美国保守主义的抬头,对越战军人的重新估价,影片《第一滴血》终于问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