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长征新记(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12-31

    许多人都心神不宁,上面开始拟定种种名单。有些亲属带着衣笼皮箱回到老家的村子里,向人们解释说:“他要走了”(但不说走到哪里去)。有些伤员从医院疏散回自己原来的单位。关于谁走谁留的传闻纷起,其说不一。起先传说,曾经在长沙师范学校当过毛泽东的老师的徐老(即徐特立)将留下来,因为他年岁太大,经不住途中的艰辛。后来又传说他也走,他已被分到干部休养连,而且已经给他找到一匹马,但尚未找到马夫。这些传说所没有提及的一件事情是:毛泽东已经看到一张内定要留下来的人员的名单,上面有许多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如他的弟弟毛泽潭和泽潭的妻子贺怡(她既是毛泽东的弟媳,又是他的小姨子——她是贺子珍的妹妹。当时毛泽东已同贺子珍结婚),毛泽东的朋友、湖南同乡、同为共产党创始人的何叔衡,共产党早期的总书记、现已解职的瞿秋白(据说他的肺结核病太严重,不能带着他走),司令员陈毅,共产党早期党员、毛泽东的支持者贺昌,毛泽东的另一位拥护者、宁都起义领导人刘伯坚,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人。似乎毛泽东的建议一项也没有被采纳,甚至连他恳求把瞿秋白带着走的意见也没有被接受。只要同毛泽东有关系,就等于是领到了一张留在苏区的票,而当时留在苏区得以幸存的机会大约只有十成中的一成。毛泽东在一九三四年秋天已满四十岁。他脸庞瘦削,两颊深陷,又直又硬的黑发长已及肩,瘦长的身材,高高的颧骨,衬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已经病了几个月,没有完全康复,身体孱弱,心情不快。他知道红军打算采取什么行动。在这一决定作出以后,周恩来已经告诉他了。周当时实际上起着参谋长的作用,他是参加讨论的,但是发号施令的是李德,而党的书记博古总是支持李德的。即使周恩来提出不同意见,那也总是两票对一票,他是少数。(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