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可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12-29

    中国的计划比印度的计划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到二○○○年,中国的经济会取得惊人发展,将把英国和意大利远远抛在后面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十二月二十一日一期文章】题:大国不必担忧
    假设中国和印度的变革能持续到本世纪末,甚至能扩大到经济生活的其他领域,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到二○○○年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一言以蔽之,比现在要发达得多。据统计,从一九八五到二○○○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平均增长率是百分之七,中国是百分之八。这两个计划都是切实可行的。中国的计划比印度的计划实现的可能性更大。西欧四大经济强国一九八五到二○○○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与一九七○至一九八三年相同,西德每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二点二,法国是百分之三点二,英国是百分之一点六,意大利是百分之二点六。一九八○年,中国和印度在西欧四大国面前相形见绌。到二○○○年,中国将把意大利和英国远远抛在后面,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法国仅仅低百分之三十。甚至印度也会迅速发达起来。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九八○年只是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到二○○○年将上升到百分之八十。照这种估计推算,到二○○三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西德;一年以后,印度将超过英国。
    当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还不能使人民富裕起来。在今后的十五年里,中国和印度仅仅人口增长率这一个问题就会降低他们摆脱贫困的速度。据世界银行预测,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将是每年百分之一点八,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百分之一点二。到二○○○年,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印度将从二九八○年的基础上升到五百九十美元,中国将上升到八百七十五美元。贸易与繁荣今天的富裕世界的许多人对中国和印度发生的变化作出的反应是:“可别找麻烦。”他们使用“找麻烦”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有竞争力的出口。
    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的领导人之所以实行改革,恰恰是因为他们现在认识到,有竞争力的出口是改变贫穷面貌的最可靠的道路。
    富国的政界人物应当研究一下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预测,看看这两个国家在经济政策完全没有偏差的情况下到本世纪末会出口什么产品。例如,假设中、印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以百分之八和百分之七的增长率增长,并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出口比重增长三分之一,那么中国的出口额将从一九八三年的百分之九上升到二○○○年的百分之十二,印度的出口额将从百分之六上升到百分之八。(中国的数字中不包括一九九七年以后的香港。)根据这种增长情况,人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制成品的出口额的增长率比其他产品出口额的增长率高一倍。其他产品出口额的增长率基本上保持不变。
    对这些数字感到吃惊的只能是那些本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在一九八三至二○○○年期间,中国的出口量几乎将增长四倍。印度的出口量将增长三倍。
    对世界贸易来说这个变化有多大影响,这要取决于别的国家的情况。据预测,这些国家在一九八三至二○○○年期间的出口增长率与它们在一九七三至八三年的增长率相同,也就是说,总出口额每年增长百分之二点五,制成品出口额每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五。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出口额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从一九八三年的百分之一点二上升到二○○○年的百分之三点七。印度的这个增长率比较低,在同一时期里从百分之零点六上升到百分之一点七。这两个国家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也会增加。
    贸易只要不断扩大,就不是一方得益,另一方必然受到损失的事。不会有哪个国家仅仅由于中国和印度在不断增加的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扩大而蒙受贸易额绝对下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通过扩大它们的贸易而赚得的外汇不会貯存起来。其中大部分将用于进口。一些最精明的出口商已经不把中国和印度看作有竞争力的威胁,而是看作巨大的商业机会。
    在实行毛主义的孤立和自给自足政策将近三十年之后,邓小平断定,中国经济停滞的原因就是中国对世界关上了大门。中国需要现代化。中国已向贸易、投资、技术和旅游敞开了大门。它也希望通过贸易和投资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